
酒杯的诉说
家中的酒柜里,有八个墨绿色的高脚小酒杯是那么的吸引人眼球。它记载了一段忘不了的故事。
一九八六年六七月间,县稀土矿那栋四层高簇新蓝色办公楼内走进了一位新人,那就是因一篇广播稿而"时来运转"的我。携带着简单行李,从水冶四车间的集体宿舍搬到了矿部机关大楼,我和四楼一位生产技术科的李姓江西大学毕业生成了室友。
从车间水冶工成了仅有四人的党办的一员。党办除书记,办公宝主任外,有干事二人,我就是这二分之一。我的办公桌与同样具有福建从军经历并把其刚出生的长生取名为榕的王书记对面而摆,办公室主任与另一干事对面而坐。进了党办,我心怀感动的同时有些诚惶诚恐惴惴不安。感动的是领导对我的信任,仅凭一篇无足轻重的广播稿就把我从几百号职工队伍中选调到了党办,惴惴不安的是自己如何才能不辜负组织的信赖,如何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尽快进入角色,做出哪怕些许成绩予以报答?

党办是负责全矿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当时改革开放已有七八年时间,人们的思想正在经历一个大动荡,人们也不再满足于正面的宣传教育,要求工作与报酬挂钩,奉献与回报对称。全国无论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都在纷份寻找改制道路,探索企业生存发展的途径。工人们都承受着工作,经济与心理几重压力。在这个大潮中,县稀土矿却逆潮流而动,凭借着资源与产品的优势,办得红红火火,蓬蓬勃勃。全矿乃至整个足洞矿区,每天都是人声鼎沸,从早晨直至深夜。作为足洞矿区的佼佼者,县稀土矿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每到饭点,无论是矿里小招待所还是私营餐馆饭店,上至矿领导下至一般职工甚至是进出池民工,全都在炒菜饮酒,觥筹交错,享受着稀土带来的喜悦与红利。矿里的年青人就更用不着介绍,他们的衣着打扮新潮时髦,脸上光泽闪耀神情自豪,他们手夹的香烟总是最新的高档品,他们的言谈举止总是让人感觉到他们的满足喜悦与不屑于世态炎凉人间烟火的心境。
当时,报纸上普遍讨论的是企业应该是听厂(矿)长的还是听书记的?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人都在寻找自己在企业位置,如何搞好搞活企业职工队伍政思工作,使其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助推剂?人们都在问究竟是向前看还是向钱看?
与我对面而住的王书记是一位在部队时就担任政治思想工作职务的行家里手,另外两位办公室成员也是党办初设就在的资深人。矿长是浙江江山人,一位从地质队转行到地方企业的邱姓技术干部,与王书记搭档十分默契,党政之间并不存在企业经营管理与政治思想工作所谓的纷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我逐步了解了矿里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党办人心中的疑惑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初期清混不分,泥沙俱下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对职工思想的冲击,如何化解职工心中疑感,有效开展政治思想的宣传教育,在纷繁错杂中输清风灌正气,打开政思工作新局面。

机关每周星期五例行的政治学习,是开展政思的主要形式与手段,采用的是主持人读书读报,照本宣科,参会人员坐着干听的形式,效果自然不是主持人所希望的。参加学习的人员丢三拉四,稀稀拉拉。上面开大会,参会人员中有的三二人坐成一堆,叽叽喳喳开小会;有的中途借故开溜,学习没结束,人员就走得差不多了。但有一次例行学习却一反常态,采用放映电视宣教片方法。效果却出奇的好,参会人不再借机溜走,人员越聚越多。没有了开小会的,没有了心不在焉的。大家都聚精会神,目不斜视地盯着电视屏幕,随着屏幕上主持人深入浅出,诙谐生动的演讲,参会人员的表情一会凝重,一会儿开怀大笑。我捕捉这些信息,会后与党办成员进行了交流沟通,得出了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一的说教,而是可以采用多钟生动活泼的方式,寓教于乐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启迪。后来,在王书记的鼓励支持下,我以这次学习摸素的感受为素材,撰写了“两种形式,两种效果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点体会"一文,并以党总支的名义将此文投递给赣南日报。事隔不久,王书记高兴的递给我一张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六日的赣南日报,告诉我该文已被采用登载。后来,该文还被矿里推荐参加当年县社联论文评选,获得了优秀奖的殊荣。
勤于耕耘就有收获,我的内心至此稍稍少了些许忧虑与不安,悄悄蕴藏了一股继续努力向前的向往和力量。
当年的春节前夕,县稀土矿被省总工会评选为全省工业战线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奖励了数套景德镇出产的精美小巧的墨绿色酒具。我从王书记的手中接过了其中的一套,每套配有酒壶与十个高脚小酒杯。从这套酒具上,我感受到了一个党的基层组织领导者对下属无言的鞭策鼓励与沉甸甸的期盼。
光阴荏苒,几十年过去,经过数次搬家,这套酒具只剩下仅存的八个墨绿色小酒杯,我小心翼翼的珍藏着它们,也珍藏着这段美好的回忆。
草于2020年6月13日,定稿于同年10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