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博山传统美食
文/蒋建军
博山一中(石炭坞)我是九三级的学生,同样,很多人也在此学校读过高中。
我离家远,必须住校。舍友成了好兄弟,衣食住行、互相照应。想吃一顿高.大.上的幸福早餐,就必须努力早起。

“ 老板两个油条,再添点馄饨汤”这就是离学校一百米的油条馄饨铺,香酥的油条,一碗骨头汤馄饨,'太香连'(注,家乡话味道好极了)
如此绝配的早餐,完美的结合,勾起我想学的兴趣。经多次和店家沟通,同意星期六,让我学一天。虽然夜里我很困,但还是守时守约,夜间十二点来到早餐店,店老板开始做油条面了。

精制的油条面粉、鸡蛋、水、油、白糖等原料,精确称好,放入大瓦岗盆调匀,店老板嘴里不时嘱咐,不得马虎,注意细节,用双手开始揣面,揣成厚饼,叠起面饼,用顺时针,连续使劲揣,揣后,再反复捣面,揣、叠、捣,这样的程序,分三次把面活成起泡,细腻,劲道,活好的面团均匀放在面板上,自然醒发五小时。早上店老板用熟练的刀功,切割十厘米宽、一厘米厚、两厘米长的细条,由于店老板长时间操作,在面板上像打击乐器一样,啪啪作响.....节奏均匀。给清晨奏响了一曲交响乐。把切好的细条,两两重叠、力度适中、缓缓拉长、下锅瞬间蓬松金黄,用长竹筷子夹出。
另一口大锅也不闲着,加满水待用,带肉猪骨一宗、砍刀断开、骨髓外漏、热水冲洗、干净无腥、赵庄酱油适量,腿骨、大葱、大姜、大料纱布包裹,同时下锅,开大火煮沸,改小火煮两小时,熬制汤汁浓厚,再与精调肉馅馄饨, 合成一碗。

油条香酥可口,馄饨皮薄馅香,骨汤飘香四溢,“老板,再给我添点馄饨汤”熟悉的话语仿佛又在我耳边。
时光飞逝,此餐难寻,毕业二十多年过去了,算起来店老板也年过花甲,我还把制作过程记忆犹新。
难忘这博山传统美食。 蒋建军(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