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简介】
月神,湖北枣阳人。长期在广东生活,业余写诗,一直在路上。诗观:诗歌本身是完美的,但诗人终其一生也难以达到诗歌的完美境界。

诗辨
文/月神
诗之所以为诗,而不是别的,因为它有特殊的内在结构。
我们知道,诗的主要特性是通过暗示、启发,向读者展现一个有深刻意义的境界,读者在诗人的暗示下而不是灌输下自己恍然大悟。诗的这种特性,我姑且称之为诗性。诗性与诗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诗意是针对诗句而言,而诗性是针对诗的整体而言。仅有诗意成就不了一首诗,但一首成功的诗必须具有诗性。
诗的特殊的内在结构,正是为诗性服务的。
假设将一首诗当作一个建筑物,那么这类建筑物至少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展开式结构,一种是高层式结构。
展开式结构有些像多进式庭院:一进,二进,三进,……直到后花园。前面部分平谈无奇,后面却令人眼前一亮。比如李遥岑写的《坏洗澡水》

我住过一间好房子
哪里都好
就洗澡水坏
猛地滚烫
突然又冰凉
我必须在氤氲中保持清醒
在暴雨般的水声中
分辨出水管的嘟囔
在它变坏的那秒
一边咒骂一边弹开
伸出指尖
试着
重新信任它的温柔与平静
再 依次献上
手臂、肩膀、乳房
和一整个的我自己
它温暖时
我想起了母亲
它无常时
我想起了你
这种展开式结构的诗,古今中外,举不胜数。有心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展开式结构有三种情形,一种是层层展开,一种是突然展开,还有一种,就是在结尾高潮中突然提出一个全新的思想,但不再发挥,突然止住,而留下无限的空间,使读者继续思考。
无论哪一种展开式,它们的共同点是一切寓意和深刻的感情都包含在诗的结尾,或层层深入,或是奇峰突起,或是引人寻思,总之结尾是全诗的高潮和精华。
如果说展开式是轴画,那么高层式就雕塑,给人立体感;展开式是多进式庭院,那么高层式就是楼房,表面上一层,上面或下面还有一层或多层。诗的这种高层式结构是现代派诗歌常用的一种结构。它的特点是多层的含义,在现实主义的描述上投上超现实主义的光影。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诗人善于发现不同事物间隐秘的相似点,让它们在诗中隐约出现,另一种就是诗人在写一种事物时,不仅写其形,而且传其神。为节约时间,举拙作为例。
豌豆花
文/月神
一只只,一群群
红的 白的 蓝的,蝴蝶儿
飞在万绿丛中
她们轻盈,自带芳香
头上不断攀援的触角
望向远方
仿佛乡村少女
一颗躁动不安的心
憧憬着
浪漫的爱情
第一节写其形,蝴蝶暗喻豌豆花,因二者形似;第二节传其神,豌豆花向上攀援的触角仿佛乡村少女萌动的心。

在站台
文/月神
秋风轻舒 长臂
忽地,他一阵猛挥
云的公交车便开了过来
一枚枚落叶被风吹起
像那朵朵白云
又扬起了新的风帆
表面上是写景写物,写秋风写秋云写秋叶,但是你可以回头看题目:在站台。站台上只有风景吗?难道没有人吗?至少还有诗人,还有背井离乡四处打工的人,他们的命运与落叶与流浪的云何其相似!这首诗表面写景实际写人。
综上所述,如果仅仅有了华美的词句,有了深刻的思想,但缺乏诗的特有的结构,这样也成不了一首真正的诗。
人们常说诗文如画,因此诗与散文都具有直观性语言的共同特性。而诗的直观性语言的本质,是它的意象性,也就是说,意象性是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诗歌语言的共同特征。由此得出,诗的语言的意象性,是区别于散文体语言的基本特征。
诗的意象性语言,不仅在于诗的词语的直观形象性,更主要的还在于它的比喻性、暗示性,而呈现出语义的不确定性的形态,可称为模糊语言。成功的诗的语言,总是表现出似花还似非花的不确定性,即模糊性,它具有突出的表现力——凝练而有意味,虚拟而又可感,跳跃而又和谐……
诗的语言,如果没有意象性,或者意象虚假、薄弱,都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诗。比如路亚写的《听雨》:
雨下了一整天。
滴嗒,滴嗒,仿佛在说:爱你、爱你。
有些人,一下雨就近了。
你曾说:雨如果加上风,
我们就躲在家里,
除了爱,什么也不做。
你又说:每个人心里有过一场雨,
滂沱大雨,或绵绵细雨
在离别的时候。
那个雨天,我与你挽手走在小巷,
小心翼翼又满心欢喜。
而你的内心下着一场更大的雨,
我却一无所知……
今天,雨一直下,一直下,
仿佛是为了提醒我:
过去那么多雨,都去了哪里?
这里,雨这个意象作为诗人抒情的有效载体,实者实之,虚者虚之,虚实交替,可感又迷离,使这首诗既不晦涩又避免陷入直白的境地。当然,这首诗的意象相对单一,有些诗的意象相对繁复,有心的读者可以去发现、去体味。
诗歌是最精致的语言艺术。诗歌语言的精致主要体现在它的高度概括高度凝炼上。窃自认为,如果把散文语言或日常用语比拟成一条实线的话,那么诗语言就是一条虚线,它最具水漂的跳跃性:似连非连,似断非断,虚实交替,绵延不绝。为什么呢?因为散文语言或日常用语的主要功能是交际,必须把前情后果交待清楚,这样才使交流畅通,而诗歌重在抒情,具有强烈的诗人个性。因而诗语言必须对日常用语不断去杂质,不断清洗,使其交际功能大幅下降,其抒情功能大幅上升。其途径一是炼字,二是炼句。炼字方面尽量避免使用连词、介词之类副词,用词必须精准传神。另外词性转化方面,比如形容词动化,也能制造特殊的抒情效果。其二诗歌的句式也有别于散文。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无论古典诗歌还是现代新诗,句法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独立性句法或者说非连续性句法,其意象与意象并列、词语与词语之间断裂,上下句之间不连贯,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它们之间的意义连接需要读者自己去想象。这种情况,显然有别于散文的连续性句法。有人将散文分行成诗歌的形式,而其意思读者看一眼就能明白。

汉语是世界最具诗性的语言。汉语词汇结构有三,一是本义,二是转义,三是暗示义,加之词语之间的有机结合,句子之间的有序排列,以及诗中意象的广泛运用,使得诗义的外延有了极大的扩张可能,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的这种特性我们称之为张力。一首好诗,评断的尺度不在于是否传统,是否现代,是否新奇,而在于它自身整个张力超然独立的构成。张力是现代诗发展的产物,是现代诗语潜在的特征与标配,也是现代诗语区别于古典诗语与传统白话诗语的重要指数,诗意的浓郁寡淡,许多时候取决于张力的强弱。以上说法,似乎有点云山雾罩,举拙诗为例:
冬至
文/月神
狼 真的来了
眼里,闪着寒光
半掩的门
又合了一下
人们守住火炉,与狼
对峙
炊烟扭着身子,爬上树梢
那里,鸟巢空着
母亲踮起脚尖,南望
轻声唤着,一个乳名
一场雪应声 而落
最后一行:一场雪应声 而落,可以理解为实际场景,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母亲毫无回应、冷场的一个象征画面。

当然,张力技巧在诗写过程必须运用适当,过于用力,难免会陷入晦涩,无力则使诗歌显得平谈。
一个文本可以称之为诗,不在于它的外在形式,比如分行、押韵等,而在于它的内在形式。解剖一首诗,通常有三部分,一是前身,即“物质身”,是我们目视、耳听、手触或普通心理感到、想到的东西,哲学上谓之此在,属于作者逻辑思维层面的部分,二是化身,即“艺术身”,是作者对前身的变形,或言重新命名,是心眼观照下想像的东西,哲学上谓之彼在,属于作者形象思维的部分,三是灵身,即“观念身”,它是作者形象思维延展之后的顿悟,哲学上谓之神性,属于作者灵感思维部分,三部分层层推进。比如拙作:
立夏
文/月神
大姑娘啦。不再是
头扎蝴蝶结、爱穿花衣的小女孩
城市,是你明丽的颜容
乡村,是你翠绿的裙裳
青春期的你
笑容少了
心事重了
为何你睫毛里挂满泪水
莫不是,你爱这世界爱得太真?
前身是立夏,(题目也是诗的一部分),化身是大姑娘,灵身在后两行。
前面讲抒情是诗的主要功能,但也并非诗的专利,诗之为诗,在于它抒情的独特性,没有独特性的抒情就没有诗的生命。
以上,是我工作之余,阅读学习诗歌的几点体会。当然有许多诗的东西,我自己也没弄明白。但我认为以上几点对于辨别诗歌的真伪、优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谢谢大家,多多批评指导!
2020.10.16

【关于我们】
平台创始人:肖敏 千千静听
微信号:HONGOUQILIAN2815肖敏
投稿邮箱:1362033295@qq.com
(投稿请标注“爱上诗”字样)
顾问:李不嫁、雪野、一国、灵川、老刀客、魔头贝贝
总编:肖敏
爱上诗一群管理团队
主编:月飞儿
副主编:诗 男人如海
总管: 茜茜
爱上诗二群管理团队
主编:憬悟
副主编:河边漫步 朔风
总管:憬悟
爱上诗古韵管理团队:
主编:潘星文(终审)
同题主编:清湘 薄会福
副主编:罗明
群总管:青青竹(初选)
纸刊负责主编:刘路遥 肖敏
重磅推荐主管:千千静听、肖敏
同题收集总管:樱桃花
执行主编:茜茜
评审主管:樱桃花
推广主管:千千静听
爱上诗评论团队:
千千静听、肖敏、小二、李虹辉、丰月、方竹、太安居士、碧泓、樱桃花、顺其自然、憬悟、越王谋差、李志、凡人!
终审:千千静听、肖敏
古韵评论团队:
潘星文、万俊卿、任艳琴、佳仁、木人、罗明、樱桃花、青青竹、清湘、薄会福!
管理及推广团队:
肖敏、千千静听、潘星文、青青竹、罗明、高山流水李志、带刺的玫瑰、月飞儿、无弦、憬悟、清湘、樱桃花!
——爱上诗文化传媒

爱上诗文化传媒微信公众平台:
https://mp.weixin.qq.com/s/pXrGR2JkJLuXrikzs2dh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