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小米
文/张青
一
谷子是中国黄河流域乃至北方最为古老最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和黍,麦,稻,菽(豆)并称五谷,被誉为五谷之首。
在中国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以上,至少五千年前黄帝时期就大规模发展。在玉米,土豆,红薯进入中国以前绝对是当家的粮食品种。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不了或缺的战略物资。
谷子又称稷,粟,脱壳后叫做小米。蔚县是河北省张家口市的一个种植谷子的正宗产地,千年不衰驰名天下的四大名米之一的桃花小米就产自这里。
桃花小米是因为产自桃花堡(镇)周围而命名,又称九根齐,蔚州黄,为历朝历代皇家贡品,故也称蔚州贡米。这是狭义上讲的,实际上广义上讲蔚县的小米都可以称桃花小米。这是因为桃花堡是个米市集散地。
桃花小米,色金黄,泽光亮,米脂多,做饭劲道有嚼头口感好,熬粥黏稠香味儿足,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须的几十种微量元素。过去在唐朝曾经进贡给当时的皇帝武则天,令她大肆赞赏于是名扬天下。在明清也是如此,至于民国和当代也有很好的赞誉。如今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也成为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桃花小米的质量不是徒有虚名的,和它的种植习惯,地理位置,气候有关系。 蔚县位于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丘陵山区,气候半干旱,雨水少,土地贫瘠,相对海拔高,无污染隔离条件好,成为种谷子最适宜的地方。传统农历就是根据黄河流域的气候制定的,所以谷雨这个节气的寓意就是下雨了,该种谷子了。
谷雨到芒种之间缺乏灌溉条件的农民在干农活的同时就是等待一场久违的雨水到来,靠天吃饭的淳朴使得他们关心天气比关心什么都重要。春天多风沙,加速了土地的旱情,早年间人们还要烧香祈愿进龙王庙。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比吃饭还要重要的呢? 四五月间,杨柳泛绿,桃花灼灼一场雨事过后三三两两的人们出现在地里,坡下,梁上,沟里,房前屋后一派繁忙景象。水汽迷蒙,泥土散香,说说笑笑的声音,吆喝牲畜的声音,唱歌的声音,布谷鸟的咕咕鸣叫声混合在一起变成了春天交响乐。
种地的老农把攒了一冬天的劲头拿了出来,浆耧,散粪,镇压,赶着毛驴或者骡马,不断地向前走,累了歇歇,地埂上一坐,掏出来一锅烟美美的吸一口,不安分地吼几嗓子生生的惊吓起草窝里藏着的野鸡野兔,如果对面的坡梁上有熟人还要大声喊着几句话,人走了回声久久回荡……
谷子生长期短,产量高,是农人的最爱,秸秆又叫干草是畜牧业的好饲料。有话句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战争频发的古代这个粮草当然有干草的功劳了。近代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桃花小米也对晋察冀的子弟兵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小米加步枪的美誉也这里被淋漓精致的体现出来。
还有一个成语叫江山社稷,这个稷就是谷子,被尊为神的谷子,即谷神!可见谷子是有多么高的地位,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冠以战略物资实至名归。
二
一年之计在于春,播种下了希望,就是漫长的等待。对有些农业情怀的人来说,是煎熬也是幸福。于是三天一转,五天一看,检查一下瞎佬(一种大田鼠)扒了籽没有,喜鹊啄了籽没有。直到鬼萌萌的密密麻麻的谷子苗破土而出松了一口气,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农人倒背着手一扭一扭地往家里走着,嘴里面哼着千古不变的山西邦子《大登殿》:
……在金殿叩罢头我抽身就走,不由得背转身我喜笑在眉头……
薅草,间苗,定苗,是种谷子的最初的几种活,一般没有耐心没有毅力的人是干不了也干不好的。人称一窝三折,圪蹴在地里,低头,弯腰,曲胯甭提多难受了。如果有城里人给农村人帮忙一般的人是不会让你干的,因为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莠子谷子都分辨不出来,会把谷子苗拔掉的!即使你是个大学生,甚至博士不见得干的了。
农人自有农人的眼力,吃苦耐劳的精气神,你比不了!他们信奉锄下有水锄下有火的理念,只有在此时你才能体会到他们的不易!地块远的,离村子十头八里有人还要拿干粮,水。烈日当头,汗流浃背,地锄八遍,方能八米二糠。真可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渐渐地谷子长到二尺多高封垄了,停罢锄头高挂墙上。平平整整案板似的绿油油煞是好看,当吐出毛茸茸的花穗来,风调雨顺自然而然麻绳头般的谷穗越发沉重起来,秋天就到了。沁人心脾的谷香,微风吹拂下窜进鼻孔,你会知道什么是心旷神怡!丰收的喜悦强烈的感染着思绪,满满的自豪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梯田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坡坡梁梁千沟万壑色彩斑斓,她凸显自己完美的曲线,就像一个待在闺阁的少女充满了迷人的诱惑。 九月秋忙,绣女下床。收获的日子农户人家早起晚归忙秋收。
谷子熟了最怕刮风,一刮风谷穗和谷穗之间互相磨合成熟饱满的籽粒就会掉下来,造成很大的损失。俗话叫风磨谷。一刮风人就着急,颗粒归仓呀。
还有鸟类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成熟时节麻雀一群群飞来飞去争抢着吃谷粒,老鼠也忙着偷运,特别是一种叫做山西大家雀儿的鸟最厉害,一来一大片,成千上万危害性特别大,农人深恶痛绝,一不小心,几天一亩地的谷子就被吃光了。
对于专家说的益鸟农民是嗤之以鼻。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有敲锣打鼓的,有扎草人的,有买鞭炮的,有喊喇叭的。但是收效甚微无可奈何。他们会在自己盘算的最短时间里完成收割。通常披星戴月两头不见太阳的干啊!早晨露水塌,中午汗水蛰,晚上虫子咬,这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呀!
打谷场上,碌碡被赋予新的使命,一头牲畜拉着套牵引着碾压新收割的谷穗,一个人甩着鞭子炸雷般清脆,嘚儿驾,往儿驭!其实看他凶巴巴的,心里可待见牲口了,舍不得打它。就是吓唬吓唬。只有牲口耍奸的时候才会打它几下。
谷粒被脱离开来,有一个用叉子翻叉着抖落着,一圈儿又一圈儿……家庭主妇们忙着过风车装口袋,口袋里,簸萁上黄亮亮,金灿灿的谷粒流光溢彩璀璨夺目,伴随着说笑声不知不觉装满了车。
粉尘飞扬,爱美的女人围戴的严严实实,有时候即使熟人不和你说话也认不出来。大老粗男人围不好的,头发上,眉毛胡子上挂满了灰,活像一个圣诞老人。一个女人骂他不打对,脏了衣服,他咧嘴一笑露出来一口白牙。一个女人笑话他说是灰头鬼。
乡下人就是这么好脾气,女人骂他也不会生气,他会敬她一句:“别看俺长得丑,你也舍不得让俺走!”女人笑着骂他:“杵了狗头国去!”男人又敬她:“狗头在你身上长得哩”!女人恼羞成怒真生气了!拿着干草把就朝他扔去!男人一看娘呀!捅了马蜂窝了!扭头就跑,谷场里转圈儿玩起了猫撵耗子的游戏来。
一时间你追我赶气喘吁吁,女人追不住耍起横来,坐着地儿不干活,男人只好厚着脸皮过去央求,只见女人平地忽的跳了起来拳打脚踹地象征性揍他一顿,气出了,毛顺了,脾气泄了人乖了。过日子的女人都是这样,打归打闹归闹,打完闹完还得干活。
一个老头笑眯眯地唱起电影《李双双》的台词~“天上下雨地上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白天吃是一锅饭,夜里枕是一个枕头”……
小两口四目相对抿嘴一笑哈哈哈……男人有点儿不好意思,女人笑得花枝乱颤。
这个秋天啊,让人欢喜让人愁。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着庄稼上了场,谷子打的多了才不枉辛苦地受罪呀!越干越高兴不知不觉金鸡西坠玉兔东升,便收拾东西回家,吃完饭累得一个囫囵觉睡到大天老亮……
三
庄稼人几千年来有一个好习惯,屯粮!特别是经历过战争和饥饿的老人们,都会尽可能多的粮食放在自家的粮仓里。地多的还要专门建一个仓库用来装粮。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老人们还要给你讲毛主席语录里那几句话~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年轻人是懂非懂有点儿懵。老人们津津乐道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不是迷信,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话对着哩。
桃花人也不例外,过去他们把打下来的谷子用苇席屯子屯起来,后来有了编织袋,就用编织袋装起来垛好,或者自己用,或者等着出售。只要手里有闲钱无论如何他们是不会粜粮的。天有不测风云,粮食安全意识时时刻刻都得有啊!不把粮食装的大屯满小屯流的绝不罢休。
近几年随着粮食价格的低迷农业的衰落年轻人逐渐的脱离了土地去城市里打工,土地撂荒日益严重。苦苦支撑着我们饭碗的居然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桃花小米也面临断代无人种植的危险境地。甚至好多种地多年的人也加入打工的行列不再种谷子了。种地成为他们返乡后的一条退路。
有些人嚷嚷学美国的模式,可他们哪里知道中国和美国没有可比性,差别大了!美国是大平原适合机械化,中国丘陵山地多,适合半机械化。中国的土地是折叠的,分散的,零星的,碎片化的。主要靠人力。而且机械化还是小型机械,大型的好多地方都施展不开,规模化种植不现实,得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还有人受到谬论的影响奉行拿来主义,买来主义,这是相当危险的!种不如买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一旦敌视国家对中国进行粮食禁运和封锁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的手里!我们一定要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重视起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当然啦有一些张家口农研所的谷种被种植到新疆,非洲还是很受欢迎的,这个毋庸置疑。
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发挥蔚县中国犹太人的美誉多动脑筋想办法,搞深加工,比如磨面做煎饼,馒头,饼干,蛋糕,儿童食品,膨化食品,花式面点等。桃花小米的种植户们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相信未来桃花小米能够香飘四海,誉满天下!
四
全球变暖,水资源日渐枯竭使得人们不得不放弃水稻等一些消耗水多的作物转而发展旱作农业。谷子黍子今后还是有一些大有作为的发展空间。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这些传统农业。可以预见未来种谷物会越来越受到欢迎,这是长远的方向。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桃花小米将会重返历史的舞台,真乃百姓之福国之大幸! 相信在外打工的兄弟姐妹们还是愿意回到家乡发展的!
走遍了天下的路最亲的还是故乡,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还是故乡。回到你心中魂牵梦绕的地方吧!生你养你的地方。黄土地在呼唤,年迈的父母在呼唤,儿女在呼唤……这方迷人的热土上将会有一场新的农业革命。种植养殖事业方兴未艾脱贫攻坚的夙愿一定会实现!
快过年了,回来吧!热热的炕头等着你,五颜六色的窗花等着你,门楣上红红的春联等着你,香甜软糯热气腾腾叫人想家桃花米饭等着你……
2020.1.4
作者简介:白雪阳春,男,原名张青。原籍河北涿鹿。文学爱好者。作品多发表于各网络平台及各类纸刊。文风浪漫飘逸,不拘一格。非凡中国艺术社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