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认为,观音菩萨生日为农历二月十九日,出家日为九月十九日,成道日为六月十九日,其中,最为看重的还是观音菩萨的出家日和成道日,诞生日是一种对观音菩萨成人入世的纪念,而出家日和成道日是则是一种对于观音菩萨本身的佛性修行的缅怀和体会。在这一天,通过了解观音菩萨出家成道的由来和修行经过,以勉励佛弟子的修行坚韧。


关于观音菩萨出家缘起,最为广泛流传的说法出自《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十三》和《汝州志》,其中记载的观音菩萨的出家事迹:
据《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十三》记载,唐代的道宣律师严持戒律,道行高峻,受天人供养。有一天,他问天人,观世音菩萨的本迹因缘是怎么回事。天神说,往昔过去劫有一位庄严王,夫人叫宝应,梦到吞下月亮生了小女儿妙善,公主诞生那天大地震动,宫城内外充满异香天花,国中之人大感骇异。公主生得梵相端严,性格慈悲和顺,且日中一食,宫中都称呼她佛心娘子。


待到出嫁的年龄,妙善了知“富贵不长有,荣华如泡幻”,不从父母之命,坚求出家。后来,庄严王生了一种恶疾,全身腐烂饮食不进,国内所有的医生都无法医治。就在快死的时候,碰到一位僧人说可以治疗,但需要无嗔心人的手和眼睛。妙善即以手眼交给使者,王以此做药引病遂痊愈。当庄严王到深山中去感谢这位施恩者时,发现原来正是自己的女儿。亲人相见拥抱痛哭,当此之时,祥云普覆,天乐盈空,空中现出威仪庄严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须臾之间,菩萨又回复本体,俨然而逝。庄严王与夫人,以及妙善公主的两位姐姐一起将遗骨荼毗。所得舍利建塔供养。


另有《汝州志》记载:春秋时代的楚庄王(西元前六一三~五九一),有三个女儿,三公主叫妙善。楚庄王得病,需要亲人的眼睛合药,病方能愈。妙善公主便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调药给父王服用,果然把病治好了,使楚庄王很感动。后来妙善公主出家,父王给地盖了一座寺庙,不久,妙善公主便出现千手千眼的庄严宝相。
出家最浅显明白的意义,就是舍离俗家趣于非家,剃除须发被服袈裟,以正信心受持净戒。但这不过是出世俗家,由此而引申胜义,是出烦恼家、出五蕴家、出三界家,才是真正出家。即出家的真正意义,是了脱生死、成就佛道。《华严经》云:“若有不识出家法,乐着生死不求脱,是故菩萨舍国财,为之出家求寂静。”


出家的意义非凡,要出家,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印光法师曾经举出两个条件:第一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分,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做众生的人天导师。而观世音菩萨前世今生正是如此,不胜枚举、感得人天,众生无不礼拜赞叹。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详说观音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益众生之事,谓受苦众生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令得解脱,若有所求亦皆令得,又能示现佛身、比丘身、优婆塞身等摄化众生。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与他的慈悲威德深入我们心目中,他慈悲为怀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素以仁义存心的教化相融会,已成为家喻户晓、男女老幼无所不知的人生守则。
观世音菩萨慈悲济世教化的精神,不但在人类历史上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中坚信仰,同时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多方面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