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李兵役)殷商时期有个帝君,史称商纣王,他天资聪颖,反应灵敏,能说会道,臂力过人,能徒手搏斗猛兽。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暴君,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滥用重刑,一贯无视臣子劝谏。
比干是纣王的叔叔,官居少师丞相,是殷商重臣,辅佐殷商两代帝王,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被称为“亘古忠臣”。比干看到纣王的所作作为,不禁慨叹:“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大意是,君王有错,臣子不指出来就是不忠,怕死不敢直言就是胆小怯懦,君王有过错,臣子就要劝谏,君王不接受劝谏,臣子就要死谏,这样的臣子,才是对国家最忠诚的臣子。
于是,比干来到摘星楼,强谏三日不离去。纣王问比干,你为什么这么自信?比干说:“做事如果以仁义为倚仗,那么做任何事情都很自信。”纣王大怒,说:“我听说圣人天生有七个洞的珍奇心脏,你相信有这样的事吗?”说罢,命人剖开比干的腹部,取出心肝,并向全国下令说:“少师比干妖言惑众,赐死摘其心。”就这样,比干被纣王杀害于朝歌摘星台。
后来,周武王灭商后,认为比干是一位了不起的忠臣,应予以褒奖,就在河南省新乡卫辉市,为比干建了墓,以弘扬少师比干丞相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