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话沧桑
作者/范天云
漫天的风雪如柳絮飞舞,似梨花飘落。但见白茫茫好像杨柳絮飞扬,又恐亮晶晶似鹅毛飘洒。寒风裹夹着飞雪,霎那间掩埋了黄沙。冰冻降临着瑞雪,顷刻间如乱琼堆洒。棉衣上沾满六棱花,鬓角旁消融冻冰霜。恰似那玉龙鳞甲凌空飞,真好比白鹤羽毛接地落。原野里看不清东南西北,山峰间分不出沟壑坡梁。正是:冰天寒起栗,银海烛生花。
张秋菊隔三差五回到美岱召,陪伴身患胃癌的老父亲。在美岱召,她有幸与夏莲姐喜相逢。一个村长大的姑娘,风华正茂时各有千秋。张秋菊是内蒙戏剧梅花奖得主,而王夏莲则是毕克齐的乡干部。六年前,王夏莲辞职下海,和丈夫周福祥到深圳碧海镇九龙湾打拼创业。前三年周喜鹊邀请众同学聚餐,王夏莲远在江南未能参加。张秋菊在石圪旦王六娃家,看到五六年未见的王夏莲,姊妹俩搂抱着相拥而泣。只见王夏莲过去瘦弱单薄的身体,显得微微发福;满头浓密的黑发变得有些稀疏,鬓角间略露少许白发;美丽迷人的眼睛,转动着饱经风霜的忧伤;言谈话语间,流露出闯荡江湖的无奈与离愁;喜悦的笑脸,掩饰不住同学相逢的姊妹情。
王夏莲泣不成声的道:“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我们两个为了创业,竟然到人生地不熟的江南去打拼。我们到深圳做什么?干啥营生能挣钱?怎样才能掘得第一桶金?全是未知数。我和周福祥经过考察,养殖鸡鸭我们没经验,又不适应江南的气候。种植水稻和其他作物,一年种三茬,显然不适宜我们这些闯荡挣钱的人。搞捕捞鱼虾,我们不会水,更是门外汉。反复考察,再三琢磨,最后确定选择养花。”
张秋菊意味深长的说:“在古代,道路不通,车马很少,又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思想,所以少有人远离故土出外打拼。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九十年代改革浪潮之下,一大批北方人远离故土南下,加之乡镇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土。辗转于大中城市,甚至漂洋过海远离祖国……留在故乡,挺好,不必平添几许离愁,不用带上一份思念;远离故乡,也不错,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异国他乡闯荡飘泊创业挣钱。有时间就回故乡看一看,走一走;没有空闲,就给父母打几个电话,让他们倾听你的声音;人生,就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生命,就是一趟没有回头的旅程;人生浮沉,只是一种历练;岁月沧桑,也只是一种积累。在时光深处,轻握一份懂得;在生命的路口,静待百花开。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人到中年倍思亲,百般滋味在心头。”
夏莲姐不瞒你说,我父亲张万全,已经查出是中晚期胃癌。为了缓解他的病情,使他心情愉悦地度过人生的低谷。我和志刚,带着父母游览了大半个中国。父亲的病,我们一直瞒着他,让他欢乐高兴地度过最后的岁月,比什么都强。
多年了,你没有听过我的歌声,今天,我就给你唱几句: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王夏莲欢喜异常地道:“想不到,妹妹秋菊的歌声还是那么圆融甜蜜。唱出了孝女抚慰父亲的心声,也唱出了普天下儿女对父亲的敬畏。我的母亲韩凤英,十五六年前,就跌断了腿。拄着个拐棍,误不了给父亲做饭喂猪。谁料想,十冬腊月,冰倒擦滑,将母亲的病腿又一次摔断。也不知道造了那辈子的孽,她忍受疼痛,还得儿女伺候。我就是被母亲的病腿给提前招回来了,我们正准备春节前就打道回府。”
张秋菊握住王夏莲的手,关切地说,婶母住院有什么困难?你和同学姊妹说,我和德刚都能帮忙别不好意思......
人生是一笔沧桑,红尘是一场过往,花开花落,斗转星移,时光不断地前行,来不及回味停留。人到中年,也就走进了岁月的风雨。人生百味,幸福与痛苦,孤独与烦恼,通达与彻悟,一切尽在心里默默地承受。前为渐己年迈的父母担忧,后为未成年的孩子操心。老人的晚年,孩子的未来。家庭的责任,中年的你必须把所有的风雨一肩承担。
人到中年对于爱情的理解,不再是山盟海誓的浪漫。而是一种平淡的相守,取而代知是融入生命的一种相知,明白了幸福就是一种陪伴。也懂了什么叫珍惜和爱慕。对于事业的理解,不再是理想的追求,而是一种安稳与实在。事业的艰辛,家庭的琐碎,有时候让我们精疲力尽。对着镜子,不敢再说自己还年轻。对着生活不敢说,还可以等待。看着年迈的父母,看着年幼的孩子,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蓦然一惊中年关,无意照镜横纹观。
笑容沧桑无奈侃,情感厚重少浪漫。
忙碌生活变平凡,淡泊洒脱幽怨唤。
散去阴霾溢光彩,对酒当歌多感叹。
萨拉齐月明楼,上午九时,参加同学聚会的女眷与夫君,接二连三跨入三楼会客室。郑百灵穿着鲜红的羽绒服,脖子上围着油绿色的长围巾。黑棉靴油光铮亮,胳膊上挎着一个精巧别致的女式挎包。她相随丈夫李小平,风尘仆仆地出现在月明楼;紧接着,长发披肩的孙玫瑰,穿一件紫色皮衣,脚踏花格棉鞋,与夫君霍晓峰,一前一后步入了三楼会客室;崔芍药穿一件米黄色的棉衣,与丈夫王新华手拉手肩并肩登上了月明楼;白牡丹穿着精美的狐皮大衣,脖子上围着枣红色的纯毛围脖,一双黑亮的意大利皮鞋价值昂贵。丈夫隋凤高在前面带路,白牡丹温文尔雅紧随其后;马月季穿着貂皮大衣,围着时髦的北极狐围脖,脚穿摩尔登皮靴,显得富有尊贵。孙彦斌倒是随身的穿戴,既朴实又很有学者的派头;高天鹅身穿棕色皮夹克,与丈夫张振华,互相搀扶着步入月明楼;周喜鹊披挂着精美的羊绒外套,围着粉红色长毛围巾。与穿戴整洁的郭玉英,风度翩翩走进豪华的月明楼会客室;曹鸿雁穿着白净的羽绒服,脚踏黑亮的棉皮鞋。刘宏博身披真皮大衣,带着咖啡色墨镜。与曹鸿雁一前一后进入月明楼;张秋菊穿着乳白色棉皮衣,脚踏橙黄色棉皮鞋,围着翠绿色纯毛长围巾。朱德刚身着皮夹克,夫妻簇拥着步入三楼会客室;李春花身披棕色皮衣,肩挎黑色背包。与夫君穆志成相随着踏进月明楼;刘冬梅身穿黑色貂皮大衣,脚踏黑色棉皮鞋,戴着黑色墨镜,步履深沉地跨入月明楼会客室;唐秀娟身着舒适淡雅的羽绒服,脚穿花格棉鞋。在谷茂盛的引领下,小心翼翼跨入月明楼会客室。美娟相拥而入,艳丽妩媚妖娆。
只见朱德刚与谷茂盛窃窃私语,他们观赏着打扮艳丽的时髦女眷,与前来捧场的众位帅哥点头示意。谷茂盛拿起话筒,开始了精彩的演讲:飘洒飞扬的瑞雪,迎来了甲戌狗年。当年风华正茂的男宾女眷,已经步入了淡泊洒脱的中年。历经四十多年的风霜雪雨,我们饱受酸甜苦辣的熬煎。儿女们都在上学读书,父母亲眼看风烛残年。人到中年有时间就尽情欢乐,夫妻浪漫常相聚要对酒当歌。下面,给大家一个意外惊喜,请王夏莲与周福祥夫妻俩,同众位兄弟姐妹相见!
座位上的男女嘉宾,惊奇的目瞪口呆。王夏莲什么时候回到土默川美岱召?怪不得朱德刚要举办元旦同学聚餐。
王夏莲雍容华贵走上讲台,她满怀喜悦的心情,对在座的各位来宾,表示真诚的谢意。她手握话筒心潮澎湃地道:“我与众位姐妹六个年头没有见面了,今天能在月明楼与众姐妹相见,好像仍然在魂牵梦绕中。六年前,我和福祥怀揣下海淘金的梦想,千里迢迢到达了江南。迎接我们的不是钞票,而是难以开拓的迷茫。海水畔养鹅鸭,我们不识水性难饲养;深海里捕鱼虾,我们怎敢涉水去远航;市场上搞批发,我们又不会说闵浙话。经走访调查细致考察,我们到九龙湾去养花。不懂就得问不会就学,才安营扎寨卖售鲜花。懂行情不误秋冬春夏,选花卉鲜艳水嫩更漂亮。节假日迎客户南来北往,赚银钱价格不菲大款阔。到夜晚魂牵梦绕思家乡,睡不着碾转翻辙想同学。百万富翁也得叶落归根回故乡!”
王夏莲倾述了塞北游子远走江南打拼的彷徨,热泪盈眶地与众姐妹相拥而泣。李春花、张秋菊、刘冬梅围坐在她的身旁,激动的说出了知心话;白牡丹、孙玫瑰、崔芍药、马月季四朵娇艳的鲜花,紧紧握住王夏莲的手,诉说着离别后的相思话;郑百灵、高天鹅、周喜鹊、曹鸿雁簇拥着王夏莲,仔细端详着她鬓角稍有的白发。霍晓峰、谷茂盛、孙彦斌、朱德刚欣赏着夏莲的迷人的风采和妩媚的脸颊......
节选长篇小说《土默川》第九十五回
二零二零年七月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