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 洞
文/倪高扬
如今的民宅封闭程度太高了,苍蝇、蚊子甚至蚂蚁都被拒之门外。然而,过去农家人建造房子时却有意丢一个“猫洞”与外界相通。猫洞一般紧挨在大门外框的右下侧,高约24公分,宽18公分左右。当住宅大门关闭时,家禽家畜都可以从此自由出入,之所以称为猫洞,可能因为猫是其中从这洞口出入最为频繁的一个。
过去的许多牲畜是与人同室共居的。由于房屋多为荒垡(或碎砖)根脚土坯墙,上盖谷草,没有防鼠功能,鼠害防不胜防,因此家家户户几乎都养猫,用以捕捉老鼠。猫白天磕睡打盹,夜晚便“喵呀喵”地、神气活现、十分机警地出没于室内外,追捕老鼠。如果没有猫洞,猫将被内外隔绝,无法捕获内外作歹、逃窜的老鼠。
我家在短时间里养过一只狗。那时,养狗一是为了防止盗贼,二是为了防止黄鼠狼拖鸡。狗是忠臣,一心为主人看家护院,但狗在人类面前又是弱势群体,当遭遇人类威胁时,为了自卫不得不从猫洞中钻进室内,“呜呜呜”地吼叫,摆出一副“看家狠”的架势。狗在同居一室的牲畜中,处于老大地位,是大家的保护神、好朋友,“鸡犬安宁”,还置“多事”之指责于不顾,常年兼职逮老鼠。
小时候,我家的鸡窝就建在室内,主要是为了防止鸡夜间被盗或遭黄鼠狼袭击,再一点就是让鸡蛋生在家中的鸡窝里。白天如果因家中没人而关门,鸡要下蛋怎么办?鸡会“嘎嘎嘎”地从猫洞中钻进,生完蛋再“咯咯——咯”地钻出猫洞叫个不停。如果没有猫洞,鸡就会吃闭门羹生“野蛋”了。
一度时间,我们家还养过一只旱鸭子,和鸡们同吃同住同嬉戏,相亲相爱如一家,从未出现过“鸡争鸭斗”的情况。鸭当不便从大门进出时,自然也会从猫洞中昂首挺胸摇摇晃晃地进出。
以前农家人所养的狗和猫都没有专门的窝,室内随处可呆。猫到了寒冬怕冷,会蜷缩在灶台下面的“猫炕儿”里取暖。虽然有人将凌乱的床铺斥之为“狗窝”,然而,以前农家人所养的狗根本没有专门的窝,它是一位流动的卫士,至多在锅门口谷草上呆着休息。狗和猫夜间大小便都必须从猫洞出去解决。
猫洞当然也是黄鼠狼侵入的通道。一天夜晚,我和伙伴把张黄鼠狼的竹弓支到几户人家的猫洞口,次日凌晨收弓时有一把弓张上的竟是猫,一时吓得屁滚尿流,立即弃弓而逃。
记得我家在不养狗期间,临睡觉前,总会在猫洞内侧用一块木板撑起来,以阻止来犯之“敌”。到了早晨,在开门的同时,随后将猫洞打开。在农家人心目中,猫洞是家禽家畜的生存通道、生活通道、生命通道。
如今,农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牲畜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居所,人畜各自为安,猫洞自然也就成了历史的记忆。
小时候从没见过有人在街上“遛狗”“遛猫”,也没见过将鸡鸭鹅圈着养殖,它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大门敞开时,毫无顾忌从中出入,大门关闭时,则从猫洞中鱼贯而入(出);那时候更没听说过“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倡导,可那时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相处得比现在不知要和谐多少倍。
2020.11.7

作者简介
倪高扬,泰州洋思教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蒙台梭利协会认证讲师,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兴化市楚天实验学校创建办顾问,兴化东方巴黎幼儿园、泰州幼蒙教育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地方文史研究爱好者。近年,除了致力“点燃孩子心中的智慧之灯”、引导教师“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之外,有空便与书为友,爬爬格子,出版《敬畏教育》《有滋有味兴化话》等著作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