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见炊烟升起(散文)
云端
记得那年夏天,我出差到辽西去。当车行至辽西丘陵腹地时,已近傍晚时分了,窗外的景色闪动着、跳跃着,渐渐变得模糊起来。正当我昏昏欲睡时,猛地瞥见不远处的山脚下隐隐闪现出一片小村庄,就在村庄的上面,有一缕缕袅袅升腾 的炊烟!那淡兰色的炊烟和着桔红的暮色轻轻朝四边弥漫开来。顿时,我地眼睛为之一亮:哦!久违了,多么熟悉的炊烟啊;久违了,多么亲切的炊烟啊;久违了,多么难忘的炊烟啊!

望着那轻轻飘动的炊烟,朦朦胧胧中我仿佛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快乐的童年,我仿佛又看到了妈妈那慈祥的脸庞,又听到妈妈那温柔地呼唤:“开饭了,明明,快回家吃饭哩!”渐渐地,我的眼睛有些潮湿了……
其时,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那一缕缕炊烟自始至终萦绕在我的心中,萦绕在我的梦
里,从未间断过。那柔柔袅袅的炊烟简直就是一幅美仑美奂的图画,令人神往,令人渴盼。那让人激动的炊烟啊,就是我童年的欢歌笑语;那温暖亲切的炊烟啊,就是妈妈深情的呼唤。

当暮色快要降临的时候,当村头那棵老槐树上鸟儿叽叽喳喳归巢的时候,当牧童挥鞭轻哼小调老黄牛嗥嗥欢叫,走在归家的路上时,那熟悉的炊烟便慢悠悠地飘起来,又缠缠绕绕挂满了小村庄。此时此刻,有一种温馨瞬间弥漫了我的心田。于是,我和小伙伴们便停止了嬉戏,从各个角落里钻出来,欢呼着、雀跃着,朝自家奔去。
常常在春天里,闲暇时,妈妈便拉上我缓缓走向绿云浮动的田野,在暖暖的春风里,一老一小同哼着那首古老的童谣:“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回味起来,让我好温暖,好留念。妈妈教我认识了好多野菜和野花,还有各种小动物。她挖了很多野菜,拿回家用盐一卤,洗清后切碎,再放入一些小佐料一拌,便成了我童年里享受的世上最美的佳肴。

每每有客人来串门,妈妈便教我沏茶倒水,要面带微笑,双手捧过去。她说,尊老爱老,天经地义。她看见我们捉青蛙、抓蜻蜓时,便让我们停下来,然后很认真地给我们讲一些关于青蛙吃害虫等童话故事。于是,我们记住了青蛙、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妈妈还教我如何去爱、去做人、去生活,教会了我如何在挫折中自强不息、乐观向上。
当时在乡下,生活还很艰辛。记得妈妈总是将不多的白米饭留给我吃,她自己却躲在一旁草草吃些玉米饼或高波馍什么的,然后坐过来微笑着看我津津有味地吃着。那种怜爱的眼神,深深地印在我童年记忆的底片上,至今也无法挥去。

如今,生活早已发生了巨变,即便在乡村,很多人已住进了高楼,因而很少再见到那让我心动的炊烟了。那一缕缕美丽的炊烟伴着儿时的欢歌笑语常常飘进我的梦谷,让我激动不已。
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讲,炊烟就是一种希望。试想,一个迷失方向、耗尽食粮的游人,在他濒临绝境之际,猛地发现一缕上升的炊烟的时候,他该会是怎样的心情!
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有生命;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有温暖;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有希望和力量!

云端,冯福生。男,警察。业余爱好写作,从事写作十余年,曾在报刊发表过散文及杂文,多次在各类报刊组织的征文中获奖。现为辽宁“新歌诗”杂志常务理事,中国乡村杂志认证作家。

于建宏(剑鸿),江苏省小学十大书香人物,江苏省诗教先进个人,盐城市全民阅读优秀志愿者,滨海县阅读公益推广大使,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滨海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滨海县诗词协会理事,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兼小学语文教研员,《中国诗人》《扬子晚报》《山东诗歌》《北极光》等报刊发表诗歌,诗作入选《2016江苏新诗年选》《中国诗人年度诗歌选集2017》《2018中国微信诗歌年鉴》《<东部文学>2019年作品精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诗歌大赛作品精选》等多部诗集,曾获“中国太湖风”优秀诗歌奖、江苏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诗歌大赛铜奖、滨海政府文艺奖等。诗观:用诗歌记录生活,用诗歌映照内心。不做无病呻吟,也不故弄玄虚。

于灵云,笔名不要微名,江苏永宁人,悠悠岁月,蝴蝶飞飞!2020年6月6日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盛夏诗典》,被称为诗人、作家。同年6月26日(阴历五月初六)于端午节第二天在《中国诗刊》上发表了组诗《母亲的端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作家,中国诗人!后受邀当了《剑鸿的诗意人生》专栏作家、编辑,《可爱小池塘》高产作家、编辑!曾任中国微刊《南时文苑》副总编,《三江四水》专栏作家!更引以为豪的是现任《盐城头条》都市编辑;《雪域阳春文苑》宣传部长!她本着感恩的心态写诗,本着感恩的心态当编辑。不图任何回报!是中国诗坛上一颗崛起的小行星!现受聘《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咏娃》诗刊专职编辑。小小年纪就不上课了,惹人羡慕惹人妒!但她从未侍宠而骄,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懈怠,短短两个月,已经编撰了566篇催人泪下、情真意切的作品!就让我们一起祝福善良有爱心的灵云老师的诗意人生路越走越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