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其实她没什么好怕的,别说身上还有块遮羞布,就是一丝不挂,再眼尖的观众也看不着什么。”

王朔在这本书的序中写道:“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

也许某种程度上王朔就是文中的唐元豹,在社会的某种趋势或者压力下,遇到挫折便怀疑自己:“为啥人家就看不惯我呢?”于是便不停地改变自己,变来变去,总是不让别人满意。不是得罪了这帮人,就是惹恼了那帮人,最后为什么王朔没有变得和唐元豹一样呢?因为王朔一拍大腿,去你妈的吧,与那些表面上光鲜亮丽的人彻底决裂,彻底翻脸。他不愿意再委屈着自己再去追求那个虚无缥缈的目标,不愿意再像个木偶一样被人随意摆布,不愿意就算自己痛苦地不得了还要一脸微笑来面对这一切。

当我看到唐元豹割下自己的人脸的瞬间,我顿时明白了题目的含义,“千万别把我当人”就是像这样,完完全全不会考虑你作为一个人的感受,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改造”你,从而让一类人得到他们所希望的满足,何其丑陋。在此引用一位书友的话,“我们在追求一些本以为正确的东西的时候,渐渐发现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正确,但是我们也许会觉得无法停止,没办法放弃。如果我们果断停下来,重新找回正确的路,也许结局不会有多坏。”

作者介绍
王朔,1958年出生于南京。曾用名王岩。1965—1969年就读于北京翠微小学。 1971年就读于北京东门仓小学。1972—1975年就读于北京164中学。1975年借读于太原5中。1976年毕业于北京44中学。1977—1980年在海军北海舰队服役。 1980—1983年在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工作。 1983年辞职从事自由写作至今。中篇小说:《空中小姐》1984年第2期《当代》,曾改编为电视剧。《浮出海面》1985年第6期《当代》,曾改编为电影,有日、德文译本。《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6年第2期《啄木鸟》,曾改编为电影,有英、法瑞典文译本。 《顽主》1987年第6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日、德文译本。《一点正经没有》1989年第4期《中国作家》。 《永失我爱》1989年第6期《当代》,曾改编为电影。《动物凶猛》1991年第6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英、意大利文译本。《你不是一个俗人》1992年第2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法译本。 《许爷》1992年第4期《上海文学》。

悠悠岁月点评:封建等级制度只不过是为维护封建君王统治的一块遮羞布!

于灵云,笔名不要微名,江苏永宁人,悠悠岁月,蝴蝶飞飞!2020年6月6日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盛夏诗典》,被称为诗人、作家。同年6月26日(阴历五月初六)于端午节第二天在《中国诗刊》上发表了组诗《母亲的端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作家,中国诗人!后受邀当了《剑鸿的诗意人生》专栏作家、编辑,《可爱小池塘》高产作家、编辑!曾任中国微刊《南时文苑》副总编,《三江四水》专栏作家!更引以为豪的是现任《盐城头条》都市编辑;《雪域阳春文苑》宣传部长!她本着感恩的心态写诗,本着感恩的心态当编辑。不图任何回报!是中国诗坛上一颗崛起的小行星!现受聘《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咏娃》诗刊专职编辑。小小年纪就不上课了,惹人羡慕惹人妒!但她从未侍宠而骄,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懈怠,短短两个月,已经编撰了566篇催人泪下、情真意切的作品!就让我们一起祝福善良有爱心的灵云老师的诗意人生路越走越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