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的时代】
文/光辉岁月
上星期天,小孙子的妈妈没有带他回乡下,一个星期不见,心中难免牵挂。
星期一下午三点,掐好时间从乡镇出发,好在离城市只有二十多公里路,由于停车点多,公交车从城市出发到达我们村集镇,沿线三十多个站点,而有二十几个站台都是为菜农设置的。卖菜的大都是老龄群,上车刷老年卡,上下车慢,这样,短路程就耗成长时间,二十多公里就要走一个小时,好在车发得密度高,十分钟一趟,我住的集镇达车进城就好像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小孙在城市正中心实验幼儿园,下午四点半接回,我四点准时到达幼儿园门口,等了半个小时,由老师送到门口家长接回,小孙见到我来接他,开心极了,一声接一声的“爷爷,爷爷”我牵着他的小手,小孙说:爷爷:我想去玩滑滑梯,我说:“不知道哪里有滑滑梯啊?”小孙说;“我知道啊!”
于是他牵着我到了一家大型超市,本土商业明珠“东方百货”内,按了直达电梯的按钮,我们在等待过程中又陆续来了几个小朋友和家长,我在小孙的引导下就一起上了四楼。
原来这里是童装柜,用塑料丝网围着一个差不多二十五个平米免费滑滑梯游玩场,小朋友们主动脱鞋后进去疯玩,开始就三五个在里面,后来,有顾客也将二三岁的小孩也放进场地,男孩子们一多,就开始闹腾,滑了几次就没有新鲜感,变着花样,不从楼梯上,倒着向上爬,装奥特曼,或躺在地上挡路,有一个躺下,其他几个也学习躺下翻滚,玩的不亦乐乎。
我看到现在的孩子过的如此幸福,我不仅想起我们那时候小孩子的童趣,和那年发生的一件大事。
在我像小孙这个年龄时,那是1959年,由于1958年的大天旱,到了59年,粮食大丰收。当时我仅四岁多点,我在姐姐带领下已经在农田开始捡谷,那时谷穗特别大,一穗谷就有四五十粒,我们每天也可以捡五升多谷(一升谷约二斤),这样我们在一个秋季也捡了二坛子谷。但很不幸的是:那年因为大丰收的浮夸风,“农田放卫星,亩产二千斤。”
那时国家贫穷,因为基层领导的浮夸,上面派来工作组进村,开始挨家挨户搜粮食,(为提前进入到共产主义,到大食堂吃饭)也是在十月份的一天下午五点,工作组到了我们家里开始搜粮,我妈得知这几天在搜粮,她用布袋装好一袋米平放在床稻草上,要我和姐姐去望风,我住的单家独户,住地是一个庙台,可以看到从四个方位来的人。
我看东面和南面来的人,姐姐看西面北边来的人,只要是有人来就回家对妈妈说,妈先嘱咐我们过,就说妈妈病了好几天,妈妈睡在米袋子上面装病,那天过来到我家的是一个女干部,姓华,人们称呼为华主任。她领来的是七个人,在装我谷时,我哭着不允许装,我说:“这都是我们捡的谷。”
装完了我坛子的谷,来人问我们家里藏粮食没有,我说:“我爹去钢铁厂了,我妈妈病了,我们二个小孩子能藏粮食?”于是工作组的华主任说:“我们分三个小组,一组到房前屋后去找!看一下有没有挖的新鲜土,有新鲜土就埋的有粮食,另外一组去堰塘河边坡草中找,我和小王在屋里找一下,带看粮食。”她分完工后就在牛屋厨房灶门找。
搜粮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到菜园和房屋周围的人搜不出结果,去堰塘的人也没有结果。回来就将二袋谷,半袋米带走了,而那个女工作组长看到我哭的可怜,动了隐测之心,竟然为我们私留下一坛子阴米(糯米蒸熟后晒干的米,约十多斤)和米缸的米留下一小半。
妈妈睡的床连看都没有看就带上人走了,这为我们家里过粮食关口免遭饿肚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后来我们地方真的饿死好几个人,特别是吃榔树皮,吃后干结,引起腹胀而死,这就是我们在三面红旗下成长的童年往事。
到了60年,这年真的开始过吃糠咽菜的日子,由于我妈妈的精打细算,加上父亲在钢铁厂当炊事员,妈妈也在集体农庄烧饭的优势。我上小学后就没有挨过饿。
我五岁开始上学了,上学后我们当时娱乐项目中,
最好玩的就是打谷场,捉萤火虫,网季油子(蝉),捕蜻蜓,滚铁环就是最有趣味的事,我们滚着铁环上学,下课后打皮球,抓石子,踢毽子,削小木头棍子。(数数用)哪里有玩具,有滑滑梯?
看到今天小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我从内心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虽已步入老年,但我们也要更大程度的争取将自己活得更长久一点,因为未来还有更好更多的愉悦和幸福在等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