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果大地是一张辽阔的纸,那么一直行走在纸上的诗人,就应该是一支会替大地说话的诗之笔。
庞德说:“用抽象术语作一般性的表达是一种懒惰,这种表达是空谈,不是艺术,更不是创作”。给诗歌写作多一点现实关怀,力戒“用抽象术语作一般性的表达”,创作出蕴含人间烟火的艺术,而非“空谈”,这是诗歌应有的价值取向,也是诗人应有的创作自觉。
诗人是大地之子。给诗歌写作多一点现实关怀,因为,我们的骨头始终与大地的肉体保持着一种深度关联。
二
行走在这辽阔的大地上,一路上会有风,有雨;有雪,有霜;有狂沙,有雷电……我们会遇见不知名的花草,也会碰到各种禽鸟野兽。纷繁的大地上,每天都有很多的大事小事在发生,它们的呼吸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一些事物向我们迎面走来,一些身影又离我们而去,他们和这世界擦肩而过,留在大地上的是他们匆匆而去的脚步声。
他们是这大地上的劳作者,是沉默的大多数。但沉默,不代表没有渴望,不代表没有心声。由于饱受了人间太多的忍耐和苦难,土地的内心早已沉积了千言万语。
作为诗人,我愿意替他们说出更多。
三
诗怎么写,应该写什么,这是诗人永远的疑惑,也是诗人痛苦的纠结。
多年前,我去乡镇挂职党委副书记锻炼。去之前我很是不悦,因为我出身农村,又在乡下教书数年,认为对这块土地我早已很熟,不是白白浪费光阴吗?老领导和蔼,说这是两码事,你去之后就知道啦。两年间,我在土地上摸打滚爬,和乡村融为一体。两年挂职结束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我了。从此,我学会了如何站在土地上说话,替土地上的万物说话。
面对过去一堆故弄炫虚的诗稿,我的内心在撕裂。这片土地给予了我太多,而我却一直与她貌合神离。我从骨子里鄙夷过去的我,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怎么写才能配得上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也是这两年,直接导致了我以后罢笔多年。
都说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嗯嗯,感谢土地,她让我脱胎换骨,2017年底,我的诗歌开始复活。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记事者。流水帐似的叙述或记录,往往是一件吃力不讨好且枯燥乏味的事情。用诗歌的形式给日常生活赋予一些诗意,让生活有亮光,这是多么高尚的手工劳动!当我重新写诗以后,我会用长长短短的诗句不自觉中笔记大地上的事物。我想让它们活起来,让它们在我编织的时空里诗意的流淌。
我相信纸里藏有黄金和美玉,就像农人相信土里埋有大量的粮食、瓜果和蔬菜。因此,我拚命地刨啊刨,即使刨出几块枯石也能让我惊喜,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了土地的一部分。其实,在泥土里刨出什么已经不再重要,也许只有闻见泥土的味道,我的灵魂才会安静下来。
五
携带着诗囊在辽阔的大地上一路前行,我们需要不断修正自己奔走的方向,才能确保写作坐标的合理性和准确度。
我喜欢夜晚,一个人把自己埋在深深的黑夜里,这样安静时分,就会有许多人和事跳出来找我,让我和生命对话。有活着的,也有故去的,他们的模样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像我指间明灭闪忽的人间烟火。
这样的夜晚让我很是享受。感谢他们带给我温暖的词和更多的心跳,这些词语和心跳让我不断地审视和回望。我常常弯下腰来,系紧一下自己的鞋带,然后继续上路。
相比较夜晚,我更期待早晨的到来。旭日东升,诗歌的盛宴需要现实生活的原色和趋向光明的能量和重量。
六
诚然,好的诗歌文本应当具有“思”的元素,可是现实中有好多现代诗由于过分强调“非诗”因素已经滑向分行的哲学文本,严重远离了诗歌的定义和本义。诗意的严重缺失和情感的虚无主义,让现代诗丧失了诗歌应有的弹性和美感。一些诗人不是向生活挖掘矿藏而是一味浮掠、模仿形而上的虚无光影,意欲人为弥补个性创作失缺的“高度”,这是一种悬崖式的写作态度。
其实,当我回到这片土地的时候,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我便会与这片土地上的万事万物融为一体。这片土地让我的诗歌获得内在饱满的同时,也获得了神性的照耀。
七
现实的复杂性、世界的广阔性与诗人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始终构成了一对矛盾体,矛盾的绝对性推动了丰富多变的客体运动,为诗人们的创作多元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一个优秀的诗人总是能对大地上的万事万物给予密切关注,并始终保持一种高度的警觉和自觉,去妥善处理好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以语言洞察“真实的现实”,构建起属于自己诗歌的殿堂。
给诗歌写作多一点现实关怀,尊重并坚持“时代的个人化”叙事的及物性写作,是自省,也应该是取向。进入新世纪,中国大地上每天发生的变化让我们感怀,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不应该忽略或无视:跤龙入海、载人航天、大数据、云计算、高铁奔驰、华为5G、脱贫攻坚,十四亿华夏儿女齐心战胜新冠疫情……诗人的触角更当义不容辞赶赴“第一现场”,将手中的刀刃向下向内进行自我解剖,从小人物的幸福到家国天下的变化,深入开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的现实精神,实现一种更开阔、更丰富、更具有个人辨识度的诗歌写作。
八
大地之上,万事万物,芸芸众生。我是诗人,心藏私密花园却又身陷生活漩涡;我是诗人,当以歌唱或呻吟为己任。大地上有那么多的神在凝望着我们,他们的目光渴盼诗歌予以雨露般的注视和足够的关怀。
我,愿意替他们说出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