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志明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运河岸边,充满着大运河气息的澹台湖公园,一壁墙展示大运河历史变迁的示意图,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大运河的由来及发展。

(邳州运河老大桥)
京杭大运河开凿于公元前486年,完成于隋朝、繁荣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迄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北起北京市通州区、途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直达浙江杭州余杭区。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它由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七段组成。全长1797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
运河沿边,弯着身躯迈着吃力地脚步,生动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纤夫塑雕像,再现了那时船的行驶靠风力及人力拉纤的场景,仿佛那古老的大运河,风帆扬起,百舸争流,纤夫们哼起了嘹亮的号子声,大运河的繁忙景象。

一座千年古桥形似一条玉带浮于水上,由此而得名的宝带桥,横卧在大运河西侧,见证了千年来大运河的历史沧桑。又说唐朝苏州刺史王仲舒为筹措建桥资金将自已的玉质宝带捐出,人们为纪念他而命名为宝带桥。桥长317米,宽4点1米,53孔薄墩拱形石桥。桥孔之多为中国之最。 明月当空,53个桥孔倒映水中,每个桥洞见到一个月影,水中月连成一串,桥洞串月之景,堪比杭州西湖三潭映月之美。又被称为“宝带串月”一大奇观令人赞绝,成为游客们观光的一个重要景点,被誉为苏州第一美桥,中国十大名桥,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立于桥边。 宝带桥西北面一座气惯长虹高颜值新建的景观桥,全钢结构单跨110米,宽6米,整体造型科幻感十足,非常有冲击力,像一个阿拉伯数字“8”字形,以阿拉伯数字“8”字形的蜿蜿蜒蜒,寓意为:运河涟漪,碧波飘带的景观桥,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即体现轻盈,又不失气势磅礴。根据四季设计不同的灯光效里,每当夜晚来临照明点亮之后,美伦美奂,整座大桥就象一幅动态的画卷十分壮观。霓虹灯下大运河别有一番景色,成为苏州夜景又一亮点, 景观桥专供人们站在上桥上欣尝大运河的风光。它象运河上的飘带,又似一道彩虹飞架在大运河上。
然而这时家乡邳州的那座彩虹桥便浮现在眼前。它是那么的美丽而壮观。桥,是建在河上的通行建筑,然而它也象人们的服饰一样装扮着河。大运河上有多少座桥不得而知,然而各种功能不同,铁路桥、公路桥、景观桥,建筑风格各异独特的桥,就象一条条飘带,一道道彩虹飞架在大运河上,装扮着古老的大运河。
站在景观桥上望着来往装载各种不同货物的船只,心想那条是从家乡而来,那条又是驶往家乡。当有装载煤炭的船驶来,似乎觉得是从家乡而来。因为大运河流经苏北的中运河,那里有全国最大的内河煤炭中转码头邳州港,承载着来自甘肃、陕西、山西、内蒙、河北、山东、河南经火车运来的煤炭及周边众多的煤矿,北煤南运在此中转,运往江南、华东地区各大城市。
当看到有“邳州”字样的船,心里默默地想:老乡一帆风顺,平平安安。总还想挥挥手,目送它的远行。再看到有“邳州”北上的船,心情似乎随船而走,沿着运河的风光回到了家乡。这也许就是身在它乡异处,每当触及到家乡的景物时,一种本能自然地反应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怀,久久不能平静,也许就是乡愁吧。
大运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流淌在我国东部大地上,滋养着数亿的儿女。说起大运河,一般人们以为是隋炀帝三月烟花下扬州而开凿的京杭大运河。而早在春秋时期吴国就开凿了江南运河。后又于公元前486年在扬州开挖邗沟入淮河,整理天然河流古泗水,流经古代下邳、彭城,利用微山湖水系到达鲁南。这也就是大运河的早期基础与雏形。 隋炀帝他是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开挖永济渠,东北方向的河道线路至北京,朝南开挖通济渠,东南方向的河道的线路至杭州。开挖及利用天然河流疏浚托宽原有的古运河相互贯通,而形成隋朝时的京杭大运河。隋朝的大运河从洛阳到北京,洛阳到扬州,形成一个大夹角“<”字形(绕了个大弯),那时它的全长2700公里,而现在的京杭大运河全长是1797公里(多了近千公里)。元代定都北京后把大运河截弯取直(不经洛阳),形成一条从北京到杭州的南北形京杭大运河(也就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 苏州与邳州早在2千多年前就以运河而相通,春秋时吴国国君夫差,为开疆扩土称霸中原,利用苏州水网密布的江南水乡,开挖了江南运河,后又开挖了邗沟入淮河至下邳到鲁南。用水路快捷高效将军队运送到下邳,与北方势力强大的齐国、晋国一决雌雄,发生了艾陵大战(今邳北的艾山)打败了齐国。这也就是苏州与邳州最早以运河而相通的渊源。
‘
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交通航运,沿线工农业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耳熟能详的唐代诗人张继在夜深人静,停靠在大运河苏州枫桥边,船上写下的忧伤惆怅思乡诗句,把枫桥与寒山寺名扬天下,成为旅游的圣地。游客纷纷踏至而来。假节日常常出现人山人海游客爆满的场面。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枫桥景区成为了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与景观点,将向社会免费开放,变为大运河沿岸的历史文化生态公园。 苏州将对整个运河沿岸的景观形象进行改造,串联起文化遗产与名胜古迹。打响品牌,建成运河沿岸的重要景点与景观标杆。擦亮属于苏州的运河名片。使整个城市更加灵动,更富内涵。 如今打造大运河文带建设,沿岸的城市根据自身的定位,挖掘发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树立自己的特色形象,打造自身的品牌,擦亮属于自己的大运河文化名片。

我的家乡邳州《大运河研究会》连续数次考察邳州段的梁王城、刘林遗址、邳城黉庙、天主堂、大榆树街、王杰烈士墓、煎药庙等等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对运河沿岸的历史遗迹,文化挖掘保护传承进行研讨,提出宝贵的意见及建议。以最大的努力献策、保护、丰富推广、做强邳州文化,走出江苏、迈向全国,让世界瞩目向往。 装饰一新的新华书店,返归大自然情致的碧波荡漾的天棚,怡静飘逸水生植物的芦苇。古船、渔网、木浆及船造型的书架。以运河元素文化为主题,融入银杏文化为主线、彩虹桥地方文化特色,令人耳目一新。高端大气的文化创意,又成了运河岸边的一个倩丽的景点、邳州的大运河文化名片。
如今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把古老的大运河打造成我国东部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期待有朝一日沿着古老的大运河饱览它的风采,领略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高志明 ,农民 ,出生:1958年 ,初中毕业 ,喜爱文学。在《文化佳园》 发表《漫话邳城系列十一篇》 《游在苏州十篇》及《邳州文联》《大运河研究会》等公众号发表作品。其中《话说邳州城》被《邳州银杏传媒》传载 《邳州文化网》两次转载。《话说邳州城》《大运河桥上思故乡,赢得很高关注点评、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