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史更要咬文嚼字
缪荣株
我写姜堰白米镇《胡大房》一文时6万多字,被一个字难住了。胡大房照厅里有几张桯凳,那凳很阔,质地很重。这桯凳的桯字究竟怎么写,我问了很多人,大家读法不一,写法不一,解释不一。有的说读“秦”,因为是秦朝的时候传下来的;有的说读“琴”,原来是从放琴的桌子演变而来的;有的说读“勤”,不要在凳子上坐久了……
原姜堰中学教导主任马进说,他在解放初期看到一个大学毕业的老学究,国学基础很好。这位老先生在抄写大地主家的被没收的物资时,就写的琴凳。我在老干部大学听课时,一个熟悉我,我不认识他的人在《康熙字典》查到了“琹”字,是床前小几,小凳子的意思。我在新华书店,翻到《马未都说收藏》,也没有讲到那种凳子。
后来,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秦岳生在新华书店《辞源》找到“桯”字,是床前小凳,我比较相信这种说法。

作者夫妇在胡大房(百姓游园)

作者女儿和外孙女在胡大房(百姓游园)
作者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11月5日已发14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