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废的西庄河》
文/单正柱
一年难得回老家一趟,内心里多么想在村庄走一走、到农田里看一看、找几个发小聊一聊,观赏现时的村容村貌和乡野风景,说说家常里短的话,相互交谈叙叙旧。一宿两日的时间里,心里预想的都做到了,回来之后却是五味杂陈,想把一些感受写下来,又不知从哪里下笔,一拖再拖。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不,今天夜里我梦见自己又回到老家的村庄。伫立在紧挨村庄身后的小西河堤岸,看着一塘死水、衰败的芦苇、还有七歪八斜的杂树以及停泊在水里年久失修的小木船。不禁浑身颤抖、泪流满面,以一己情感激活西庄河塘新的生机。我自己也变成一条大头鲢鱼,在河水中摇头摆尾的游来游去,变成一棵棵垂柳,树杆迎风挺立、枝叶随风摆动,展现出小河塘昔日风景。一梦醒来,我再也无法入睡,打开手机滑动荧屏,把梦中的情节和那一天回家的所见所闻揉合在一起,点击成文字。
不可否认,如今的西庄河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它承载着老家村庄的历史和故事,积蓄了若干年多少代人的汗水和泪水,浓缩了村庄的现状和情景。让我回味无穷、让我感叹不止、让我心酸泪奔。也让我卜卦这小小河塘和整个村庄未来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用不了多长时间一定会被抺平而随之消失。事实正在证明,村庄六七十户房屋一大半人家常年关门上锁,房前屋后、庭内院外杂草丛生、鸟粪遍地。四百来口人的村庄,仅剩不到五十个年龄都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留守,照看着一时不能带走的少有的婴幼儿,耕作着数百亩田地。早早晚晚更听不到鸡鸣狗叫和猪羊哼哼咩咩的声音,白天少有互相串门走动,失去了以往的喧闹。晚间只见仅剩少数人家亮着灯光,显得十分寂寥。尤其是这一二年,已有十来户人家为了拿到政府的补贴,已经把老屋拆迁。留下的碎砖破瓦屋基地,如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又在头顶上冒出秃斑、身上病发的牛皮癣,等待着清创整治。
一阵轻风吹来,把我从迷茫中推醒。沿途看到的些许撤村并居新建的幢幢楼房,让我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振兴乡村的好政策犹如春风拂面,让人精神振奋。一系列惠农措施得以快速落实到位、贯彻到底,让农村人吃下了一颗颗定心丸。相信我老家的小村庄昔日美好的家园,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重新还原。不,是一个全新的农庄花苑生机焕然,终会在我的眼前展现、逐渐放大。让我的乡里乡亲在这祖辈赖以生存的黄土地上安居乐业,向着小康社会一路前奔。当然,更是了却我这个古稀老人最美好的心愿,向这日渐荒废的小西河和村庄道别。
至此,我以新填《清平乐》一词结束此文:
几经风雨。何必多言苦。欲见河塘垂柳树。祈愿风光再塑。
精准设计刚常。良策化解冰霜。阡陌升平气象,前程大道金光。
二0二0年十一月十六日

作者简介
单正柱 男 江苏省阜宁人。竹韵汉诗协会会员,阜宁县诗词协会会员。《夜郎诗刊》特约诗人,《中华诗艺社》特约诗人。
喜爱文学,勤于练笔,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创作诸多故事、小说、戏曲以及诗词、现代诗和散文,分别发表于多家纸质报刊杂志及诸多网络微刊。制作《美篇》近四百并印制二十余本《美篇》书、出版《正柱诗文集》上卷。
诗观:诗,是自己内心的独白和吟唱。用自己风格说话、用自己语言写诗。

主播安好全悦大同阅读会、花开朗诵艺术团成员多家文学平台主播,热爱朗诵,钟情瑜伽。喜欢运动健身、听音乐跳舞,还喜欢身心灵方向的探索,做一个眼里有阳光、心中有爱能够滋养自己,温暖别人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