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原创】山洪,山区最恐怖的恶魔
作者:莫善贤
诵读:阳光晓溪

在山区,如果提问最害怕什么,我会回答是“山洪”。我们知青1969年初到木赖,就都看到了山洪肆虐留下的惨景。
社员们回忆起那场洪水,还是心有余悸的。去年(指1968年),快要秋收的时候,大家看到庄稼长势特好,都断定又是一个丰收年。恰好,那年的粮价也比较高,就纷纷把储存的稻谷、木薯等粮食都卖掉了,准备腾空粮仓装新粮。这样的判断,还不止一家,而是普遍的行为。
像是有意考验社员们防灾意识似的,就在开镰前不久,老天发疯似地下了一天一夜的大暴雨。这暴雨,导致了一场灾难。山区的梯田、大田遭山洪冲刷得一败涂地,砌好的挡土墙被冲垮了,大量泥石流冲到田里,准备收割的稻谷被泥水淹埋着,真是惨不忍睹。

社员们立即投到抗灾自救当中,从泥水里抢出来一些被洪水浸泡发了的稻谷。那该是多么令人心痛啊!灾难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更大的教训是:必须未雨绸缪,必须有灾难意识。眼下,到嘴的粮食被洪水吞噬,而原有的家底又被“掏空”,这真是意外的天灾人祸啊。
重建家园的愿望是美好的,社员们为之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我们到木赖队第一天的劳动,就是砌田坎和清理山洪带来的淤泥砂石。进度是极其缓慢的,但也很无奈。如果不清理,老祖宗留下来的农田就会由此荒废,这是心有不甘的大事啊。要治理,也并非易事。社员们砌了一天的田坎,还砌不到20米。挖了一天的山泥,还不能搬走十个平方米被山洪带来的石头、泥沙的“地盘”。
我着实体会了山区农民的不易,想好好地耕田都不容易,祈求风调雨顺的心情是永远存在的。

以后的几年里,我们曾经亲眼看到锡光大叔的干打垒房屋被山洪冲垮,以致他抱病而终,老婆改嫁,儿子成为孤儿。
大队民兵营长的干打垒房子离我们的知青房不远,也是因为一场洪水,冲得一干二净。一间好好的房屋,说没就没了。
社员们每年都要花很多的劳动力来修复洪水造成的灾难。每年的洪水总是有的,就看危害的程度是轻或重而已。山区的历史,也是不断与洪水斗争的历史。
在木赖,我理解了这样一个道理:安居乐业只是一个愿望,社员的命运很大一部分掌握在老天的手里,人定胜天谈何容易。

【作者简介】莫善贤,微信名:清风明月,属虎。广西融安人。现居广州。
曾受聘任为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兼职研究员;大粤网专家智库专家;广东省未来预测研究会高级顾问。
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九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诗歌在海内外文学刊物均有发表。出版《阅读名片》、《七蒂莲花》等七本诗集。诗观:生活里有诗,诗在生活里。
著作:传记《不经意的拐点》(上下册)、(70余万字),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手机写作。介绍了作者的经历、履历和心路历程。从一个知识青年,成长为高级经济师,诗人、作家、书法家的过程。书中《知青生活》生动的讲述了作者在木赖当知青的经历和乡土文化。以及作者通过学习在认知明理方面的提高;与书法、绘画、诗歌、等方面艺术家交往的故事。《知青生活》篇章在《晓犁文化传媒》文学平台、今日头条、都市头条连载刊登。
书法作品在武汉抗疫期间,由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组织拍卖义捐,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其他作品曾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

【朗诵简介】阳光晓溪,毕业于浙传播音专业,《江南诗画艺术院》副院长、《红月亮诗画艺术社》、《世外桃源美文美声》文学平台朗诵主播,用文字来记录人生岁月,用声音传递生活的精彩......

《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世外桃源美文美声》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