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歌】
引子:
那天是你生日,我的同窗;
为此,我写下过几句诗行……
《 缘 起 故 乡 》
2009 / 11 / 25
作 者 / 悾 虚
残梦依稀尚回旋,故园四十五年前。
五十六张新面孔,有缘分在一个班。
如饥似渴学文化,起早贪黑在校园。
时光飞逝匆匆过,转眼升入二年三。
遭遇文大学校乱,红潮突起涌波澜。
到处停课闹革命,奔向北京大串连。
归校仍然未复课,又到红城去盘桓。
进京去乌有聚散,未曾珍惜一个团。
待到复课回学校,被迫毕业返家园!
多数一别无由见,少数曾有一面缘。
试想昔日同窗友,命运不佳为哪般?
大多参差世上走,也有因病离尘寰。
与君失联卅四载,一万两千四百天。
日思夜梦寻常事,身心所幸未疯癫。
难觅芳踪居何处,恢复联系甚突然。
电话接通如神助,书来信往佳话传。
旧事重提论以往,叙述之中有怨言。
孤芳散居独自赏,群贤毕至汇聚难。
长歌当哭成一曲,旧票难登新客船。
字里行间皆是恨,怨气直逼青云端。
倘若今生再聚首,心想事成尽余欢。
同窗盛待离乡客,故友乐享太平年。
欢颜互对繁霜鬓,乡音依旧步蹒跚。
耳聋眼花痴男女,相拥不觉泪如泉。
有人议论昔年苦,有人评说今日甜。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若说同学缘分厚,却无一对结姻缘。
若说同学缘分浅,前世也修几十年。
通宵达旦诗共酒,管它明天是几天!
余生再办同学会,或恐十之存二三。
得欢笑时且欢笑,该花钱处要花钱。
人人赞赏 A A 制,个个高唱凯歌还。
梦中醒来唯长叹,看惯红日落西山。
山高更觉夕阳短,水阔方知落日圆。
山隔水阻情无限,时常翘首望长安。
神灵知我心中愿,彩虹化路通阳关。
我欲因之重入梦,西入咸阳古宸垣。
与君对饮青梅酒,相约归乡早扬帆。
酒杯不停歌不断,银河震落九重天。
会当击水三千里,风雨同舟回突泉!
(注:“乌”指乌兰浩特,与上一句的红城,同指乌兰浩特市。阳关,原指古代甘肃敦煌西南通向西域的大道。宸垣,古时指京师。此诗因梦起,由梦结,中间出梦又入梦;突出了“夸张”这一修辞手法。因为银河落地,只好水路归乡。)
**作者简介**
悾虚,本名郭德水。1950 年生人,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2002年1月在根河市得耳布尔镇退休。现为根河市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呼伦贝尔民族诗词协会会员;根河冷极诗社名誉社长。有诗词等文字,曾在《森林潮》、《敖鲁古雅风》、《呼伦贝尔日报》、《呼伦贝尔民族诗词》和《内蒙古诗词》等纸媒与诗词网站平台发表。 2019年,在自治区强“四力”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活动中,凭借《沁园春 ·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荣获诗歌类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