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斗太湖盗
缪荣株
据史載:黄尔常,又名黄延年,字尔常。清.道光、咸丰时人,擅拳术,善使长枪,朝夕弄一石,重五十斤,手痕寸深。一日强敌来访,黄佯不知,以两指将毛竹根捏碎烧水,敌惊而逃惧而退。太湖盗约其比武,黄毙其盗首。孙,堞守之,能传其法。
黄尔常是苏北姜堰“裕通”粮行的老板。那天,他带着一队粮船,过长江来到苏州观前街米市,趁船卸米的工夫,黄尔常来到了玄妙观理发店。理发店对面是苏州有名的钱庄,理发店其实是钱庄老板的耳目。黄尔常刚坐下,师傅就派徒儿替他解开长辫,细梳轻洗。
正在这时,钱庄外有两个童子打架:一个童子拿盆子捧着桐油,一个童子拿笆斗捧着石灰,这两个童子在店外相撞,桐油和石灰泼在石块铺就的路面上,两童子你揪我扭,各不相让,要对方赔偿。有好心的路人见两童子闹得不可开交,就分别给了些碎银把他们打发走了。
黄尔常见此情景,连笑三声:“哈哈……哈哈……哈哈……”,理发店的师傅觉得奇怪,忙问黄尔常:“老板,你笑什么?”黄尔常笑而不答。师傅忙让徒弟走开,亲自为黄尔常剪头,并示意别人离开。黄尔常见店里别无他人,就说:“今夜三更,对面的钱庄要出事了。”理发师傅见黄尔常仪表堂堂,出言不凡,料定是江湖中人,不敢延迟,连忙密报了钱庄老板。钱庄老板一听大惊失色,急忙过来拜会黄尔常。
老板向黄尔常跪下施礼,邀他到钱庄客厅坐下,又是敬烟,又是上茶,备好丰盛午宴,恭恭敬敬地向黄尔常求教:“先生刚才说小店将要出事,请告其详。”
黄尔常见老板待人热情,有心相救,便说:“用桐油石灰拌和后泼在路面上,那痕迹即使下大雨也冲不掉,那是江湖黑道选定行劫目标的标志,今夜钱庄必遭太湖强盗洗劫!”钱庄老板听罢大惊失色,请求黄尔常告诉破贼良策。
黄尔常在钱庄老板的陪同下,察看了钱庄里面的情况,货库在正堂西屋,金银财宝在正堂东屋,黄尔常对老板说:“今晚你放心睡觉,只需在正堂里安排两桌酒席,每桌桌角放50两银子。”钱庄老板连声答应。这晚上老板躲在后堂偷听前厅动静,黄尔常在正厅两桌之间打盹儿。
月黑风高,约摸到了三更,黄尔常听见屋上一阵瓦响,知是太湖强盗来了,果然,一会儿正梁上瓦被揭开,一个贼人口衔5寸尖刀,从屋梁上倒悬着向下窥看。贼人见堂屋里摆着两桌酒席,桌角上放着包裹,旁边一个老者低着头在打盹睡,便从梁上翻了个跟斗,悄无声息地头先着了地,随即一个翻身,脚便落了地。那贼人没走几步,黄尔常抬起手指对着他胸部点了点,那人便像一尊雕塑立着不动了。接着,屋上的贼人像一窝老鼠,后面的人用手抓住前面的脚,从揭开屋瓦的梁上倒挂下来,一共下来了14个。
黄尔常真是一流的雕塑家,他施了点穴功,那些贼人一个个都像泥塑木雕似的,或站或倚或坐或蹲或睡或趴,全都不动了。最后下来的是太湖贼首三太子,他见下边的15个弟兄一点反应都没有,就倒悬在屋梁上向下探望,这一望竟惊呆了:不好,遇到高手了!三太子从梁上下来对着黄尔常翻身便拜:“请问先生尊姓大名?” 黄尔常起身让座:“老朽黄尔常乃姜堰人氏,以粮行为生。”三太子拱拱手:“久仰,久仰!”两人让座,黄尔常又施展点穴功,15个贼人这才一一醒来。
黄尔常邀三太子上座,其余弟兄分两桌坐下。三太子双手抱拳打起了招呼:“今夜对老前辈多有冒犯,万望恕罪!” 黄尔常说:“弟兄们半夜前来辛苦了,老朽略备水酒洗尘不成敬意,另备纹银400两,奉送众兄弟以表老夫心意。”众贼痛饮一顿,又得了银子,个个满心欢喜。临别时,三太子邀黄尔常三日内到太湖三山相聚,黄尔常欣然答应。
众贼走后,钱庄老板从后堂走出来,对黄尔常千恩万谢。黄尔常说:“贼人邀我去太湖相聚,其实是去也死不去也死,若是7日内我不归,请老板安排粮船回姜堰,并告知我的家人。”老板听了不觉伤感起来,对黄尔常所托之事一口答应。
第二天,黄尔常手执雨伞来到太湖,只见三山在烟波浩渺的湖中,像三只浮起的青螺,若隐若现神秘莫测。三山和陆地之间水天茫茫,既无桥梁又无舟楫。
黄尔常的轻功也十分了得。有一天,黄尔常到水巷口河边东侧的李记粮行办事,正遇刚卸完粮食的箩班工友坐在河边上休息。他们认出了黄尔常,就围住他,要求他露一手武功给大家开开眼界。黄尔常拗不过众人的纠缠,就叫箩班上十几个工友,分别站在水巷两头,每人手握一根扁担,高举过头,当黄尔常通过水巷时一起砸下,看看能不能击中他。等到大家各就各位站好后,黄尔常不慌不忙地撩起衣裳,大喝一声:“我来也!”只见黑影一闪,众人同时也大喝一声“着!”只听见齐刷刷“咔”的一声,十多支扁担一齐砸在地上。大家原以为巷子狭,光线又暗,上有楼板,下有石板,这下子黄尔常插翅难飞,一定被打中。然而,黄尔常趁大家举起扁担刚砸下之际,像离弦之箭穿过水巷,站在坝口的街心,哈哈大笑:“我在这儿!”十几只扁担砸下来连黄尔常半根毫毛都没碰到,黄尔常的轻功,惊得箩班众人瞠目结舌。
凭黄尔常的轻功,要想过湖去三山尚差一点功夫。黄尔常正在湖边徘徊,忽然从前面的小树林里奔来一个10岁小童,那小童在黄尔常面前慢悠悠地拾那地上的瓦片,然后将那瓦片向湖中一片片漂去玩耍。黄尔常一看,不觉暗暗称奇:只见那瓦片一片跟着一片,连成一条看不见的线,像一条条小船,“嗤嗤嗤”地紧贴着湖面飞往三山。黄尔常借着一阵风撑起伞,脚踩小童漂在水面的瓦片飞到了湖中三太子的山寨。到了那里,只见寨门紧闭,门外分两排站立着手执刀戟的壮汉,挡住了去路。黄尔常毫无惧色,迎上前去,以手击刀戟,刀戟纷纷落地,金属之声响成一片。接着,三太子请黄尔常入寨,但是那寨门是用两块1000余斤的大石挡着的。
黄尔常有何等大的气力,贼人哪里知道?那次,他从姜堰到黄桥,想坐独轮车,问车夫能否推得动他?车夫回答说:姜堰到黄桥,来去200里,推两头200斤的肥猪,不吃早饭可以打一个来回。黄尔常一听,便往车上坐。那车夫试了几试,怎么也推不动,车轮陷进泥里半尺多深。车夫说,可能下过雨,泥土烂,到路干的地方上车吧。车到了路干的地方,黄尔常又坐上了车,车夫使劲推车,黄豆大的汗珠直向下滚,车轮又陷下去半尺深,动也不动。车夫只顾用力,“喀嚓”一声,车轴断了,车夫这下才知道这坐车人的神力,连忙赔礼。黄尔常有这样的功夫,眼下这寨门前的两块石头,又怎能奈何得了他?只见他两指轻轻一推,门就开了,众贼见了,惊得连连后退。
接着,三太子请黄尔常吃肉。那肉有2寸见方,烧得半生不熟的。三太子用5寸尖刀戳着肉,“嗖”的一声,向黄尔常嘴上飞去,说时迟,那时快,黄尔常“咔”一声咬住刀尖,将肉吞下,然后用舌尖“啪”的一声,将尖刀飞回插在柱子上。黄尔常连吃了五块肉,放飞了五把刀,刀刀插在柱子上!
黄尔常如此非凡的功夫,自然成了太湖贼首三太子的眼中钉、肉中刺;此人不除,今后怎能在太湖一带称王称霸?于是,他们将黄尔常关在孤岛上一座铁屋子里,这屋子的四周镶着铁板,屋顶上是间隔很小的石头椽子,比手臂粗,离地面有1丈多高。铁屋子的四周已堆满了干柴,只等夜半时分,便要点燃柴垛烧烤黄尔常,黄尔常要想逃命,必须拿掉五根石椽子!
黄尔常准备用头撞断石椽子,其实,他头顶上的功夫也是远近闻名的。那次,他去理发,剃头师傅夸剃刀削铁如泥,黄尔常听在心里,等到理发时,他运起功来,那头发一根根倒竖,似钢针一般。剃头师傅连换了五把刀,把把卷了口,这才知道自己夸下海口,惹恼了黄尔常,慌得连忙赔罪。黄尔常替剃头师傅把五把卷了口的剃刀抹平,这才又顺利地理起发来。
这次为了逃出虎口,黄尔常便以头撞击石椽子,只见他纵身一跃,头便碰到了屋顶,每跳一次就击落一根石椽子,去掉五根后,他就跳出了铁牢。
黄尔常逃到苏州钱庄,告别老板后就回到了姜堰。他这次知道了太湖强盗的厉害,自己在剃头店一笑坏了事,差点掉脑袋,从此他潜心经营粮行,不再多管闲事了。
黄尔常想息事宁人,一躲了事,可三太子还是不肯放过他。三太子也是做事精细之人,为了摸清黄尔常的底细,他派了几个弟兄先去姜堰探访。
这年9月,正是新稻上市时,姜堰粮行老通扬运河河口的码头上突然来了一只买粮的大船。那船上的老大将500多斤的铁锚用脚尖从船上挑起,轻轻地一踢,铁锚竟像皮球一样抛到了半空中。恰巧在这时,粮行里的一个老家人正在码头边上劈木材,那铁锚往下落时,只见老家人伸手轻轻一接,接住了铁锚,又将锚链绕到了码头的石柱上。这一番功夫,引得船上和岸上的人连声叫好。船老大走下船来,只见那位手接铁锚的老家人还在劈木材,可他不是用刀劈,竟是在用手掌劈,旁边的柴已堆成了垛;再走到厨房时,看到一个小童在烧毛竹根,那小童不用刀砍,只是用手将毛竹根像撕香蕉皮一样,撕成一片片,投入炉中。船老大看了惊得直吐舌头,知道黄尔常家的人不是好对付的,回去向三太子禀报,得好好儿练练,准备好了才能对付。再说船上人和粮行谈粮食生意时,价格怎么也谈不拢,其实这船本来就是三太子派来打探虚实的,又不是真的来做买卖,谈不拢就收锚开船。临行时,船老大拱拱手对粮行的人说:“明年三月三庙会再会!”
粮行的人当即便把这事告诉了黄尔常,黄尔常想,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再争强好胜,还不知要惹下什么天大的奇祸,黄尔常这么想着,就心生一计。
到了三月三庙会这天,太湖三太子果然带了50多名喽罗来到姜堰,要血溅黄府,忽闻黄尔常暴病而死,已烧头七,棺材还未出殡。三太子留下众人,乔装成和尚,穿着袈裟,备了些丧礼,前往黄府奔丧。到了黄府,果然见唢呐哀鸣,钟磬呜咽,门厅内外孝幔高悬,桌椅都用白布缠裹,穿孝服的人进进出出,一片悲哀之声。三太子在门外通报了姓名,自称是苏州西园寺和尚、黄尔常的旧友前来吊唁。到了厅上,三太子围着黄尔常的棺木走了一圈,嘴上假惺惺地哭道:“我的好兄长,我来迟了一步!”说着,三太子又伸出手来,用隔山打牛功在棺材盖上轻轻一拍,棺材里那块裹着红被的长条石竟然被震得粉碎!
黄尔常躲过了这场灾难,从此隐姓埋名,安分守己地经营粮行,竟办成了沟通苏北苏南的最大米市……
原载上海《故事会》
作者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11月5日已发1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