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滚滚长江东逝水》

“老”字趣谈
文/老马识途


中国传统文化习惯中,自称或他称“老”字,无论是在口语或书面语表达中,都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是如把“老”字用在不同的场合和语言环境下,“老”字所表达的含意则大相径庭,或褒或贬或者毫无褒贬之意。

比如称呼“老张”、“老王”以及“老虎”、“老鼠”等等,仅仅 是指代式的称呼而已,绝无褒贬之分。而把“老”字放在对方姓氏之后,这种称呼就有了尊敬尊崇之意,比如“张老”、“王老”便是。

还有自称“老”字者,这就要联系特定的语境或场合来判断和确定 “老”字之意。
如有年轻人自称“老”字,有可能是自大,也可能是自贬,抑或是自我调侃而已。成语中“少年老成”和“为老不尊”便是语意截然相反的两种意思。

传说清代重臣纪晓岚,一次背后称呼乾隆皇帝为“老头子”,谁料让乾隆听见,便反问纪晓岚,何敢称朕为“老头子”?如不能说清楚,便要把纪晓岚拖出去斩首。纪晓岚头脑灵活, 立即接答,您万寿无疆,叫作“老”,您地位崇高,叫作“头”, 皇帝是上天之子, 故称“子”。

乾隆听后龙颜大悦,便赦免了纪晓岚。可见,“老”字在不同的场合和语境下,福祸两可,利害不同。幸亏纪晓岚才思敏捷,得以趋利避害,化险为夷。真可谓,一字可褒,一字可杀。

古人名句和古代成语中,以“老”字为意的词句多如牛毛(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成语“老生常谈”,“老气横秋”等等,可谓把“老”字活用到了极至。

随着时代的推移,“老”字的词意有的也在悄悄地改变和弱化。比如“老总”这个词,解放前是老百姓称呼国民党军人的代名词。而现在,语意则转变成称呼企业负责人的专用词了。再如“老板”一词,除了指称公司的负责人以外,在中国南方一些地方,还有一些已婚妇女向他人介绍自己丈夫时也用“老板”一词。现在这种用法已经大为弱化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相信作这种用法终将慢慢消失。
“老”字的本意是指年纪大、老年人,语意比较单一。
以后在使用中又不断引申出一些新的词汇和用法,既丰富了“老”字的内涵,也扩大了使用范围。由此而可见,中国的传统汉字,真的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的碑林中,汉字当属一枝独秀,独步天下。

图文/老马识途

附:朱建华五律作品一首
五律•冬意
(新韵)
文/老马识途
桥横溪水岸,萧瑟入寒冬。
初月行云隐,桑田落木空。
岚烟生气色,晴雪映山峰。
欲向幽深去,孑然一老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