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往事
文/解海中
(一)童年
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辈们以农为本,维持生活,生活的窘迫不言而喻。
60年代初期,我已是活泼可爱的5岁男孩,那里懂得人情世故。大人说的话,东耳进西耳出,我行我素,只知道吃喝玩乐,调皮捣蛋,自由自在,还是倍受父母的疼爱。很担心我挨饿、受冻、睡不够。见我成长,喜在眉上,笑在脸上,乐在心里。
伴随我童年成长的跳白果、玩皮球、放风筝、跳绳、打角堆(打铜板)、折纸件、攉纸板、打砖头、打弹子(玻璃玉小花球)、拿拇子、解线绷、猜豆豆、格斗斗、捉迷藏等,这些童玩游戏历历在目。
跳白果通常是二人对跳赌输赢,以相互认可的长度,如以5公分或更长点为标准距离,掐断稻草或树枝为尺儿。各自随意选定位置后,先跳的人双脚靠拢,把一粒白果放在双脚中央,向另一方地上的白果跳去,跳出的白果与对方的白果相近,尺儿量一下连着两白果算赢。若尺儿够不着两白果,就是另一人以同样的方式跳。不管先跳后跳,谁把自个的白果,跳近他人的白果,够着尺儿的标准距离为赢。赢方收起输方的白果,就地继续跳,输方再拿出一粒白果重新选定位置放在地上。依次类推一直玩下去。
有一次中午过后,父亲找来叫我回去吃午饭,我就是不听,继续在那里玩。我手中的几粒白果输光了,就回家跟父亲要白果,还想去斗个输赢。家里那有白果,父亲拿不出有些为难,便要我先吃饭,不要再去了。几番周折,我还是见不到一粒白果,便耍赖起来,哭叫着在地上打滚。折腾了好一阵后,父亲拗不过我,他无奈的到糖摊上卖来白果递给我。
当我见着父亲手中的白果,便自个起身,嗯嗯嗯的接过他手中的白果。顺时抬起右手膀,弯着右膀在眼前一拉擦眼泪,兴冲冲地向玩的场地奔去。把输了的白果赢回来,还多赢了几粒白果才回家。

还有一次,我去打角堆。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的年代,打角堆算是大赌了。铜板常见的有光绪铜板、袁大头铜板、龙图铜板等,算是有价值的东西。那时每枚铜板可值2角元人民币,5块铜板可卖1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也相等于一个劳动力二到三天的劳动工薪。
打角堆不限人数,常见是2~5人不等。在地上划一条横线为站立起点线,在线前方约3~4米处放一块砖头,在砖头上每人一枚铜板堆放着,作为赌资。后站立线外,用手中的铜板打向砖头上的铜板,砖头上的铜板掉下了几枚,算是打赢了几枚。首先打的人没有打中砖头上的铜板,或砖头上还有铜板,其他人依次跟着打。
打铜板的姿态不一样或一样,动作随意。有人站在起点线外,铜板握在手中高举着,以千钧劈雳的姿态,把手中的铜板向砖头上铜板猛砸过去。这种打法有力但不易打中,若打中,会把砖头上的几枚铜板打落几枚。有人手拿铜板在眼前虎视眈眈的瞄准目标,以千均一发的姿态,对准砖头上的铜板射去。这种打法易得手,但效率不高,打个本资个数还是有把握的。有人俯着身子,手握铜板在胸前瞄着前方铜板,像似袖里藏刀,猛力穿插砖头上的铜板。这种动着叫“铲底”难度极高,打中的效率也会极高,若打中会把砖头上的几枚铜板全部打落。
几个人轮翻打过一次后,砖头上还有铜板,不论几枚,可轮翻靠近砖头,不计打法再打铜板,直至砖头上的铜板全部打掉,为一局。第二局开始,各人再放一枚铜板在砖头上,同样的做法继续玩。
半响过后,我的几块铜板也是输了,在那玩的场地上晃悠着。有人要我再玩挑逗我,不服输的我,经不起潮弄,你们等着我马上来,我边说边迈开小腿回家找铜板。
到家见不着父母双亲,就自个儿翻箱倒柜地找铜板。折腾了好大功夫了,见不着铜板的影子。转来转去的看到爷爷面前柜台上放着的小花球糖罐。勾起了我垂延欲滴想吃那小糖球。
想是想,但心里知道跟他要糖吃有点难。他身体高大,面不带笑很严肃,鼻子很大红红的,我很害怕他怪怪的鼻型。看着爷爷在屋里 扒在柜子上睡觉,我就在柜子的外面偷小糖球。几次欲拿够不着,就搬来一个很小的小板凳,一只脚站在小板凳上再够糖罐,够到了,好像手膀短够不到糖。于事我就踶起脚尖够着拿,我一只手刚进入罐内,“小畜生你做什么”爷爷大声吆喝着。我听得像炸雷似的一惊,欲缩回手逃跑,谁知道缩手未及,带倒了糖罐子。原来我伸手进去的是薄荷糖罐,倒下来的薄荷糖球,像天女散花滚落一地。爷爷他气击败坏的跑出来要打我,那知我比兔子溜得还快,他抓不到我。他在家门口跷起左脚脱下鞋子,气冲冲地向我砸去,“小畜生我不打死你”他生气的骂着。
当天我犯了错不敢回家,怕被爷爷打,就在外面玩的很晚都没有回家。父母们那天在田里干活,收工很晚,到了家烧好晚稀饭后,已是七点多了,外面渐渐黑了,看不到我。就到外面找我,我被爷爷吓的躲在一堆稻草洞里睡着了,终于被妈妈找到。“快回去,睡在这草堆里做什呢”妈妈拉着我的手问道。“爷爷要打我”我小声的咽咽咽撒起娇。“有妈妈在,他不敢打你,跟我回家”妈妈连拖带拉的拉着我回了家。一会儿后,爷爷送来十多枚铜板给我,让我高兴地连声道“爷爷好!爷爷好!”
这种打角堆是当时儿童、青年、中年人的常见。立冬季节后,农活闲了,很多中年人玩,比比皆是,春节时间,便是农村人的常见娱乐活动,倍有一番热闹喜气的场景。

作者简介
解海中,江苏兴化人,1957年9月生,76届刘六中学毕业,个体经营,爱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