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 与 书 》
本文的“书”,不是四书五经的书,也不是书本的书,而是书法的书。
在古代的“诗书琴棋画”的排列中,为什么把“诗”排在第一位?为什么随后是“书”?原因至今依然无法破译。但在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中,诗与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甚至几乎影响着每一个人。
作为民族的传统教育,必然会有诗与书。缺一不可。情动吟诗。写诗是有情感的,有情趣的。
而书法也是有情感的,有情趣的。写字不是书法,书法不是写字。正如说话不是写诗,写诗不是说话一样。写字与书法的区别在于写字是死板的,无情感的。
而书法是艺术,是有情感的。写字是写字,书法是书法。说话是说话,诗词是诗词。诗词是一种文字的艺术,书法是一种线条的艺术。
既然都是艺术,也就同属于审美艺术。两者可以同声同气。“笔所未到气已吞”。
书法与诗词,都需要讲气势。为什么有的人的字写得很靓,而有的人的字却写得很丑?书法是有天赋的,是“三分人事七分天”的。任凭你后天再苦练努力,如果缺乏天赋,也是不理想的。
写诗也是讲天赋的,也同样是“三分人事七分天”的。现在不少的手机诗,就因为缺乏写诗的天赋。尽管有人天天写诗,但恐怕这些人一辈子也成不了“诗人”。
书法是抽象的,要说明书法的美,就要用比喻。例如: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墨透纸背。这些都是形象的。而诗词的美,也要用比喻,用典故。人比黄花瘦。千里共婵娟。白发三千丈。
写意是中华民族的艺术观、方法论。书法是写意的,是一种写意艺术。“意者,书之师也。”
摄影是写实艺术,国画是写意艺术。诗词同样是写意艺术。有意思就便有境界。“滿头白发”是写实。“白发三千丈”是写意。狂草严格来说,不是字体,而是意象。
“可上九天揽月”,不是现实,但却是诗的意象。诗词最好不要有尘埃气,要清高,要优雅。书法又何尝不是如此?!正楷就体现出无尘埃气,整齐洁净,有佛平禅静之气。
书法的字要有骨格,诗词的诗也要有骨格。两者都应该有血有肉有骨有脉。书法有舞蹈的韵律,有音乐的节拍。节法的节拍主要是体现在线条的长短与粗细。诗词的乐感就更为至关重要。诗词的乐感主要是体现在文字的字拍上。五言是二二一或二一二拍。七言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拍。诗词缺节拍,朗诵起来就会缺韵味。
在各种书体中,最写意,最艺术,最尊贵,莫过于大篆与狂草。在各种诗体中,最动人心魄,勾人灵魂的,莫过于天马行空,上天落地,气势磅礴的狂想诗了。
书法的字,要写得潇洒。诗词的句,也要写得潇洒。书法有正楷有狂草。宋词有婉约有豪放。唐诗有李白有杜甫。
总而言之,在“诗书琴棋画”中,诗词与书法最为贴近,两者的艺术观与审美观也最为接近。

作者简介
金平(略)
张红兵,江苏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元培商学院特聘教授,作家、诗人,中华新文学联盟泰州分盟主席,《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会泰州分会主席,环球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艺术院院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中国老教授协会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研究员,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全国中小学名师联盟常务理事,《作文报》社采编,《课堂内外》特约编辑。非凡诗社成员。曾撰写巜新闻写作大全》《社会调查研究》《校园文学与创作研究》《校园小记者培训教材》《土山传奇》《陈毅抗战史》《柏树娘娘》等。曾参加参加中国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学生培养报告会、2020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全国校园文学与社团研究课题成果展、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门委员会2011年首届全国小学小学名师表彰会等论坛会会议并作典型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