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着父亲圆梦
父亲去世已经十年了,但他生前做过一个梦:有一个疑似神仙的人,对他说,因为祖业荡然无存,在村子南边给盖上几处好房好院,子子孙孙生生不息,声名显赫……。
父亲生前多次给我们说过这个梦,作为一种家族复兴的信念支撑着他的一生,甚至也鞭策着我们砥砺前行,发奋图强。1937年出生的他,可谓典型的生不逢时,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生不逢时这个词就是为他老人家而准备的。
父亲的曾祖父拥有良田二百五十亩,而且考取了贡生的功名。在那个多子多福的年代,他膝下三个儿子六个孙子(还有一个与我父亲同岁的孙子,生前没有看到)。有日子有人,有前程,人生可谓非常成功。但是到了父亲出生时,家境每况愈下,尤其是民国三十二年,几乎人亡家败,达到了最低谷。年迈的曾祖母与未成年的父亲相依为命:耕种着十几亩薄田,住着没有主房、院墙和街门,只有两间破西屋的宅院,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人生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就是在这样令人绝望,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父亲做了这个梦,就是这个梦,使父亲的一生为复兴家族大业而自强不息!

父亲一生,为了这个梦,除了在生产队的那段时间外,置办小驴车,拉煤拉菜不遗余力地拼命挣钱盖房子,后来我的姐姐、哥哥、弟弟甚至妹妹都先后投入到这一伟大事业中来。而我则念书考学在另一个战场帮着父亲圆梦。这样2009年父亲去世时,不仅给我们兄弟三人每人一处五间房的宅院,成家立业,而且我们各自都有了发展。哥哥给其儿子即父亲的长孙盖了一处高标准的宅院,姐姐早已给孩子盖房子娶媳成家了,而我也在县城买了一处家属院。这些宅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家族鼎盛时期,父亲可谓含笑撒手人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复兴家族,帮父亲圆梦的脚步远没有停止。父亲去世的第四年即2012年女儿考上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堂堂正正的全日制本科这在我们村也不多,而2015年儿子又以632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是引起了我们村的轰动。目前哥哥的女儿也是秣马厉兵备战高考,父亲曾祖父的功名在他们这一代必将重新大放异彩!与此同时,姐姐的两个女儿包括我在内都在县城买了楼房,高祖那时候的家业可望在我们这个时代恢复乃至无限发扬光大,父亲的梦终于被我们帮着圆了!
帮着父亲圆梦,创造更多的财富,取得更大的荣耀,使我们的追求,使我们的使命。去年母亲八十大寿时,孙男娣女,一跪一大片,美酒佳肴高朋满座,那种阵势,那种排场,把家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推向历史新高。尤其是,哥哥的孙子出生后做事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帮着父亲圆梦,涤荡民国三十二年的晦气,复兴家族的大家大户大产业,恢复家族的荣耀,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国是家的国,家是国的家。我们的大中国又有多少个像我们这样的家族。帮着父亲圆梦,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爱国的体现,就是建设国家,就是造福社会!我们的大中国,好大的一个家。而今建国七十周年,国泰民安,经济飞速发展,政治稳定,恰逢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们的国家定会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人民定会更加幸福美满,我们的未来定会更加美好!
2019年3月日16日上午于三省书斋

作者简介
邓连朝,河北临西教师。1992年小说《队长》荣获第二届华夏青少年写作大奖赛优秀奖。2017年8月13日《父亲您走好》发表在《牛城晚报》。在《邢台教研》《邢台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拉萨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

于灵云,笔名不要微名,江苏永宁人,悠悠岁月,蝴蝶飞飞!2020年6月6日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盛夏诗典》,被称为诗人、作家。同年6月26日(阴历五月初六)于端午节第二天在《中国诗刊》上发表了组诗《母亲的端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作家,中国诗人!后受邀当了《剑鸿的诗意人生》专栏作家、编辑,《可爱小池塘》高产作家、编辑!曾任中国微刊《南时文苑》副总编,《三江四水》专栏作家!更引以为豪的是现任《盐城头条》都市编辑;《雪域阳春文苑》宣传部长!她本着感恩的心态写诗,本着感恩的心态当编辑。不图任何回报!是中国诗坛上一颗崛起的小行星!现受聘《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咏娃》诗刊专职编辑。小小年纪就不上课了,惹人羡慕惹人妒!但她从未侍宠而骄,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懈怠,短短两个月,已经编撰了566篇催人泪下、情真意切的作品!就让我们一起祝福善良有爱心的灵云老师的诗意人生路越走越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