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荣大哥
文/倪高扬
那天回老家为母亲烧四七,听说凤荣大哥走了,我顿时一惊——他年纪不算大,怎么就走了?
追根溯源,小时候我和凤荣大哥是隔巷邻居,因为年龄差异没什么接触。凤荣大哥家在我们倪氏家族中辈分最小。论辈分他是我侄儿,但他长我好几岁,我便称他大哥。
我家住孙解、人在东鲍工作期间,往返都要经过他家门口。他每次遇到我总是热情地呼我高扬大伯。他儿子和我有个“约定”,不叫我大爷爷,也叫我大伯。别以为这样的称呼乱辈分,它确是出于一种纯朴的礼貌。
凤荣大哥的父亲名叫高干,好多年是村里的土皇帝。我感觉当时“高干”子弟的他好像也没沾上什么大光。
凤荣大哥结婚之前跟在秃嗲嗲后面建房、钉船、修风车,心灵手巧的他渐渐地成了打家具的木匠。凤荣大哥做木匠动作快,效率高,但因为未经过钢板抽过,做成的家具一是没有样范,二是比较毛糙。
我细料匠木匠学成归乡后,受“五匠”管理,一度和凤荣大哥多次分在一个组帮人家打家具。他对我这个兴化中学高中毕业生学成的细料匠既器重,又关怀,和我比较谈得来。
我和他是同一个舍上的,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有一次还在他家东房里睡过一宿。
凤荣大哥比较猴,觉得做木匠不怎么来钱,就改行跟在寿山二叔后面学杀猪,后来成了正儿八经的小刀手。
每天杀猪,肉就在村里销售,加上这期间他弟弟又是村支书,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赚得盆满钵满,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凤荣大哥生有两男一女,子女很争气,可算是个兴旺而幸福的家庭。最小的孩子是姑娘,名叫“满意”。这俗气的名字流露出他对自己小家庭的称心如意。
他对三个孩子的教育很重视,两个儿子学有成就,都是吃国家饭的,左邻右舍羡慕不已。大儿子叫宝中,师范毕业后在东鲍中学任教师,我感觉后生可畏,没几年就担任教导主任,成为我的左膀右臂之一。后来调进市楚水实验学校,成为响当当的初中物理名师,现为该校的教科研主任。
二儿子叫宝泉,我曾教过他小学六年级一学期的数学,当年参加全乡小升初考试,一道附加题能做正确的只有二人,就是他和我。我不止一次用这一事例炫耀他,同时也顺便表扬一下我自己。宝泉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市工商局工作,现任市市场管理局副局长。
宝中、宝泉身上都有一股浩然之气,甚至刚正不阿,我以为,这骨子里有着凤荣大哥的遗传基因。
东鲍集镇成立农贸市场后,凤荣大哥估计在两个儿子的作用下成了市场协管员。这项工作虽然有些小小的权利,但也是得罪人的事情。干这种工作,过分忠厚老实的人不适合,过于顶真、呆板的人也行不通。
凤荣大哥为人处事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这份工作似乎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他做市场协管雷声大,雨声小,吓煞人的多,打煞人的少,可谓游刃有余,大家对他总体反映不错。
有人说凤荣大哥有点“斜”,这一点我不认同,只是心直口快,遇事敢说敢当。
前年我们倪氏六房重建祠堂,从规模和形式看,的确有点张扬。有人说凤荣大哥扬言干涉,我说,应该不会,如果他真的阻挠,由我来出面打招呼。
开工后,他果真到了现场。工程负责人是我二弟。凤荣大哥先是夸赞我们家族了不起,人心齐,有量气,后以商量的口吻提出,能否往西边让一点,以便日后他父亲的墓进行修建。
我们认为凤荣大哥的话并不过分,当然也便满足了他的要求。
凤荣大哥走了,今写此文,以作哀悼,谨祝他一路走好,并望他在天堂里照顾好父老乡亲们。
2020.11.26

作者简介
倪高扬,泰州洋思教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蒙台梭利协会认证讲师,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兴化市楚天实验学校创建办顾问,兴化东方巴黎幼儿园、泰州幼蒙教育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地方文史研究爱好者。近年,除了致力“点燃孩子心中的智慧之灯”、引导教师“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之外,有空便与书为友,爬爬格子,出版《敬畏教育》《有滋有味兴化话》等著作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