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莹雪花入诗来
荣玉奇
时令过了“小雪”,已经到了下雪的季节,然而今年入冬以来,天气干燥,前几天雪花飘了几下,大部分下到西部山区了,市区基本没有下起来。昨天看天气预报,昨晚开始我市有雪,早晨,我拉开窗帘一看,果然下雪了,房顶上白茫茫一片。
自然界的雪和风、雨、雾比起来,还是十分美丽的。你看它:晶莹洁白,如琼似玉,玲珑剔透;轻飘飘,舞翩翩,纷纷扬扬,象柳絮一样飘落到每一个角落;雪过天晴,红日映辉,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因此自古以来,雪就成为文人墨客赞美歌咏的对象,雪花在古人的诗中,格外美丽,我特别喜欢古人的咏雪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咏雪的千古名句,出自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手笔,他将满树的白雪比做盛开的梨花,不仅贴切形象,而且意境清新隽永,一直为后人所推崇;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堪称大笔淋漓的泼墨画,成为艺术夸张的典范。
而宋代诗人陆游,则将下雪时的美景比喻为天女散花:“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更是脍炙人口,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这首小诗简直就象一副静谧的风景画,令人读后余味无穷;宋人张元的“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写出了雪花随狂风漫舞的生动形象,可谓是气势雄伟,场面宏大。
伟人毛泽东曾有一首调寄沁园春的词,题目就是“雪”,这首词气势宏伟,大气磅礴,气吞山河,堪称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词中对北国大地的雪极尽赞美。
古人在诗文中,常常将雪与花联系起来,称为“雪花”,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雪花确实象花一样美。在显微镜下,你可以看到,每一片雪花都是一副精美的图案,而且每一片雪花都有六个“花瓣”。关于这一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一位叫韩婴的诗人就已认识到,他在《韩诗外传》中说:“凡草之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其数属阴也。”这一发现比欧洲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雪花是六角形要早一千七百年!我国唐代诗人马骈在诗中写道:“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可见我们的古人是十分善于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雪花为何独“六出”呢?据科学家研究,这是因为它是水的一种形态,而水属于六方晶系,因此尽管雪花千姿百态,但不管它如何变化,总是按六方的规则排列,保持着晶体的结晶形态。
人们爱雪、咏雪,不仅因为它有着美丽的形象,还因为它是人类的朋友,能够造福于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瑞雪兆丰年”的谚语,说明雪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另外,雪还可以净化空气,冻杀细菌,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啊!雪不仅美丽,还是人类的健康之友啊。我期望着今天这场雪,下得大一点,因为“瑞雪兆丰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