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上榜诗人•排名不分先后
大 解•陈润生•符 力•高 峰•邹晓慧
张维清•黄 靠•庆长春•王丁强•耕 夫
故 土
公鸡长长的打鸣,打空了这深巷,这乡村
那是我年迈七十的老父亲……
炊 烟
文/张维清
那是我乡愁落脚的地方
那是我回不去的故乡
这是从火灶里
纺出的一缕紫烟
多像母亲,站在村口眺望
这是黄土酿造的色彩
尝到了故土,小村的味道
长起来,比屋后的那座山还快
上升的箭头
测着村庄幸福的指数
一根傲立人间的软骨
风砍不断,雨淋不湿
但底部从不沉沦
群起群落,挂在天空上的排比句
我不知从左,还是右
读出桑梓的愁肠
在空中,风书写一幅狂草
被黄昏收藏
站在山头,喊它晚归的牛羊和亲人
遥望山村、轱辘、水井和泥巴
装满我忧愁的鸟巢,盼人回家
遥望炊烟,我的泪滴打湿了母亲的呼唤
山 村
湖南/黄 靠
一条水泥路,就是山谷的时间底线
平行的还有小溪清澈的喧闹,稻田的秋季与丰收
垂直的樟树、芭蕉树和电线杆上
平行的是防诈骗和征兵广告霸占老屋
在夜里,村民细分了山的层次
别墅和稻田、竹林、养猪场和鸭坊
在一条等高线上,平静而安宁。灯火温暖
一管生涩的箫声埋葬了现代化
年轻人所剩无几
在这死一般的寂静里
有了一些艺术性的高度呈现
他们都是客家人,来自中原
有过一马平川的河南大户人家
与印第安人如出一辙的
还有黄肤黑发,扁平的脸
祖祖辈辈,走在重返家园的梦里的
还有燕子和雾雀
飞舞着昔日王谢的门下与眼下
山脉有尽处,公平轮流转
补 丁
文/庆长春
高高低低的水田,没有连成片
隔着树林,人家
大大小小的水田,网一样
像补丁,连接大地的衣襟
粗糙,但温暖
谷物早巳收完
白鸟低飞,不时停下来寻觅
天色已晚,浓雾在山顶化不开了
往事凝结。大地上的补丁
已经褪色。你知道的
过段时间它就要换个色
过段时间,它就要
换了色……
故乡的炊烟
江苏/王丁强
炊烟袅袅而上
它是小村的风景
游子出门的时候
炊烟又是母亲
目送游子的一缕缕目光
游子的思念缠绵时
这炊烟,飘呀飘
就伸向小村的天空
是母亲的一条条皱纹呀
看袅袅而上的炊烟
从黄昏的屋顶
伸向小村的更高处
腾空的模样
又是一条游子急切的归途
炊烟啊
如今,越来越少
袅袅的炊烟
很少挂在小村的上空
渐渐的稀少
少到只剩下我们的回忆
有山有水有乡愁
湖北/耕 夫
在一幅乡村的画卷里,我就是个耕夫
一个本质意义上的耕夫,一副老农打扮
不修边幅,不为低处的生活自惭形秽
朴素是我的外表,穿一身粗布衣裳
透气,吸汗,不起毛边,亦无皱褶
晴天头戴一顶草帽,跟着太阳出门
雨天披一件蓑衣,做个亲近自然的人
高高挽起裤腿,双脚亲吻温热的大地
去田畈上种点稻子,麦子,油菜,花生
在菜园种点红苕,庭院里搭起葡萄架
一日三餐,吃自给自足的瓜果蔬菜
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任其长出好生态
晨起,在门前的池塘洗一把清水脸
然后去屋后竹林散步,去小镇集市散心
中午倚靠一棵树,或者借个墙角晒太阳
屋檐下,搭起两根竹竿晾被子,晒衣裳
跟村民们谈天说地,过简简单单的日子
朴素是生命的底色,试图将今生的一部分
调和成乡村的颜色,让阳光漆黑我的皮肤
荷锄归来,借夕阳的余晖净身,读点书
写几行文字,让那些饱含叶绿素的诗歌
赏心悦目,趁早登上次日乡村晨报的头条
这样的日子,是城里人天天向往的生活
也是那些朝思暮想进入城里生活的农村人
再也回不去的生活,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时光
成为一种久违的记忆。正如一首歌词唱道
城里套路深,我想回农村。农村有我的根
前半生,我伏案仰望键盘,落下颈椎病
呼吸城里雾霾,落下难以治愈的哮喘病根
还有那些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
住房紧张、资源短缺、就业困难等城市病
恶魔一般缠绕,钢筋水泥囚住了人们的想象
温柔是女人折射的光芒,乡下的女人们
个个都是岁月的裁缝,她们以时光为剪刀
裁剪生活的布料,摆成农家餐桌好看的图案
用勤劳与俭朴,把被贫困吹弯的日子拉直
拉直成一股乡村生生不息的爱情引力波
给男人犁耙的定力,给孩子泥土的温情
让爽朗的笑声,在乡村的天空久久回荡
在时间的江湖里,我丈量青山和绿水
与山为伴,与水为邻,有山有水有乡愁
在乡下老家紫竹林,庙旁种瓜,屋后种竹
门前种树,庭院植藤,人见菖蒲花当贵
余生不长,这就是我一直向往的赋闲生活
不用钱去买,不用去赊债,清风明月总释怀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