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肥厂岁月之一:背景
文坛元章
2015-12-28
1977年的中国大地,刚刚粉碎了四人帮几个月,工农业,交通运输和教育等战线,到处是一派恢复和整顿的形势。而农村仍然是集体经营管理,人民公社生产队和大集体的格局还没有出现变化,农业学大寨口号整天在喇叭里出现。
农民生活水平十分贫困。大部分农民家庭都欠着集体的吃粮款,成百上千的数字记在生产的会计帐面上,生活困难、债务负担过重和从早到晚的无休止劳动,压的人们喘不过气来,使得绝大部分农村青年盼望能逃离农村这个被政策画地为牢的地方。但当时的出路基本被堵死,想外出打临时工必须大队干部批准,并且将挣上的微不足道的钱全部交给生产队,由其给予每天很少的几毛钱补贴以及十个工分,便于参加年底分红即结算,实际上是给生产队里外出挣钱,自己获得一点补助款。即使这样也机会很少,一般人挨不上。有个别公社或大队领导干部子女往往凭着关系,能到县市办的工厂企业上班,那可是凤毛麟角,一飞便出人头地,永远不会再回来,普通农民子女根本享受不到。唯一有希望跳出去的机会是年轻人参军 。所以,每年报名参军的人特别多,需要严格审查批准。
我由于母亲认识一个她年轻时的邻村民兵,现在正是我们的公社书记 ,在他的帮忙下高中毕业后便到公社兽医站工作近三年,虽然出生在农村,却基本上没有在农村真正整天长期参加体力劳动,也算幸运。但报酬仍然是工分加补助,每月九块钱少的可怜。当时家中七口人,欠款五百多元,属欠款大户。为了摆脱贫困和现状,我决心报名参军。经过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全部合格,正一心一意准备走出去,不料母亲哭死哭活不同意,原因在于她娘家曾经有两位前辈,一个被国民党军队抓去,一个在八路军中当兵,他们走出去便战死未归,永远没有再回到村里。有鉴于此,所以她根本不让到部队去。无奈之下我只好作罢。
这年中秋节过后,好消息终于落到我头上。我大舅之前升任涿鹿县公安局副局长,在我和母亲多次写信和要求下,他通过几次找关系托人,帮助我找到了工作,这次应该说有了眉目,即到涿鹿县办化肥厂上班。全家人真是喜出望外,乐成一团。
这一年中秋节过后,我踏上东去的火车奔向离家近两百里的涿鹿县。

作者简介:王元章,男,1957.09,笔名文坛元章。原籍河北省万全县,,现居河北涿鹿县,曾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张家口分行。系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家口诗词协会理事,涿鹿县诗词协会会员,喜好诗词、散文和游记等文学艺术,曾有多部作品发表于国家及省市刊物上。非凡中国艺术社团特邀嘉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