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肥厂岁月之四:中、高考倒计时
文坛元章
2015-12-30 17:55
一九七七年秋天,文革已经结束一年,党和国家出于人才匮乏考虑,加快步伐积极准备进行中考和高考。据后来的一些资料透露,原计划第二年正式开考,但时间和形势不等人,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经过几次三番讨论后决定当年举行中高考。我报名参加的是中专考试,时间是1977年11月23日和24日。
动员参加报名时间大约在十月中旬,距考试时间仅仅有一个月左右。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十分犹豫,报名就意味着放弃刚刚开始的来之不易的工作,不参加考试,便丧失了摆脱生活困境的唯一机会。因为我当年已经年龄偏大即23虚岁,等待第二年参加,可能已经超过年龄限制。
正在犹豫不决之时,在涿鹿县城工作的舅母对我进行了开导,她根据我的平时学习状况和我们家庭的现状,以及在工厂工作前途等情况,认为有必要参加考试以进行一博,而且一旦被录取,便前途光明。在她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下,我积极借资料,工作之余抓紧抽时间学习和复习。和我一同报名的化肥厂同事大约有二十多名,大部分是车间的管理人员,如会计统计或记工员等等。
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是经历了文革成长起来的一代,在学校由于文革的干扰,根本没有很好地学习。课本好几年没有,田间地头就是课堂,参加劳动是经常的事情,毛主席语录诗词和老三篇是主要学习资料,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中也认识了不少生字和词语,经常把那些语录和文章背诵的滚瓜烂熟。但由于没用正式的课本正规学习,也耽误了大家的大好青春年华。尽管如此,有机会参加考试,毕竟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
我于1973年底高中毕业,已近四年与课堂知识分开,而且那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还有机会参加考试,所以头脑里原来的一些知识记忆已经淡忘了很多。于是,从一些基础知识开始,一点点地恢复记忆 。笔记,背诵,反复,不懂就问,不会就积极请教,除了上班以外,早起晚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夜以继日地复习。
中考的时间终于到了,考场就是县城的涿鹿中学教室。11月23日那天,天气特别寒冷,再加上前几天还下过一场雪,更是寒气逼人。天还没有大亮,考生们就从四面八方向距县城北还有一公里远距离的考场走来。一路上密密麻麻人数很多,大家都怀着一颗无比激动的心情进入考场。
我们那年考试有四门课,即语文数学理化政治。我在整个两天四场考试进行中非常顺利,基本上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都还给了那几张白色的卷子。在我们那个考场 还是提前交卷的几人之一。从几位监考老师频频到我桌子旁站着不动和赞许的神情可以看出,我可能是这个教室答题比较好的考生之一。直到现在还记得作文题目是:“给华主席的一封信”。
大约考试后一个月左右,县政府门前东墙上贴出了高、中考阅卷榜。化肥厂离县城还有近十公里,我不知道也没有机会去看。突然有一天,厂里的一个工人告诉我“你们考试张榜公布了名单,你应该去看看”!这一天,我下班后,骑上自行车来到政府门前东墙,远远看到整个一面墙红红火火,墙上贴的满满当当,有不少人在围拢着名字指指划划。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上前去,在密密麻麻的姓名中查找自己的名字。突然,再熟悉没有的三个字一下子进入眼前。啊!有了!简直不敢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激动不已”,是描述当时最好的词汇。事后得知,我们厂一共录取了三名,一名大专,二名中专,我是其中之一。
此后 ,我辞别了工作和生活近五个月的涿鹿化肥厂,于第二年三月三日到张家口地区财贸学校读金融专业两年,再后,被分配到涿鹿县农业银行工作。
岁月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
路途坎坷,艰苦奋斗,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事情。
2015年12月30日。 于涿鹿县城


作者简介:王元章,男,1957.09,笔名文坛元章。原籍河北省万全县,,现居河北涿鹿县,曾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张家口分行。系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家口诗词协会理事,涿鹿县诗词协会会员,喜好诗词、散文和游记等文学艺术,曾有多部作品发表于国家及省市刊物上。非凡中国艺术社团特邀嘉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