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赵锡洪
主编☆刘茂元

俗话说,“官清民自安。”在中国这漫长的封建在会里,历朝历代有多少老百姓盼望自己的父母官是清正廉洁好官来主持地方政务。可是,在那个时代,贪官污吏,比比皆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金。这句老百姓的口头禅一直流传至今。在封建社会里老百姓深受着官吏豪强的欺负压榨,苦不堪言。然而,在这封建社会里也出现过洁身自好,清正廉明的清官,如唐朝唐太宗在位时的魏征,武则天在位时的名相狄仁杰,宋代的寇准,包拯,明朝海瑞,清朝郑板桥等等一大批公认的清官。因此,千百年来,清官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至今在民间还流传一些他们的佳话……

北宋宋仁宗在位时,包拯任过开封府府伊,并任参政知事,官职相当于付宰相。但包公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在老百姓心目中,口碑及好。包拯六十岁那年,他家为他做了大寿,宋仁宗念他劳苦功高,德高望重,也要给他做寿时备送一份厚礼。可是,包拯分咐家人,一律不收官员寿礼。谁知送礼的第一家就是当朝天子,那送礼的大监还带有宋仁宗亲笔的《送礼诗》,那送礼诗是这样写的:
父母官儿德高重,操心更像唐魏公
今日孤皇把礼送,拒礼门外礼不通

包拯看完皇上送礼诗后,也热泪盈眶,觉得皇上对他十分敬重,感激万分,当接拿笔挥毫题了一首《拒礼诗》:
铁面无私丹心忠,为官唯怕叼念功
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正风

奉旨来送礼的太监只好着礼物与包拯的《拒礼诗》回皇宫交差了。其他官员,听说包拯连皇帝的礼物都严词拒收,从此再也没人上门去包拯府上送什么礼了……这正是:
自古清正数包公,为官模范不谈空
贪官不敢去包祠,唯怕报应会犯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