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事如风
文/解海中
(五)亦师亦友
二年过后,我是正值十五岁的青春少年。但我的身体并不强壮,瘦小的身材,显得有些差几分人气。新春的气息还在萦绕,我已迈进初一的学习课程。新开学来了两位支教老师,经考试测试,我每门的成绩都不及格。
支教老师是一男一女,女的叫王祖贤,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她年芳三八春,非常的漂亮,担任我们的班主任,语文老师。男的叫陈宗坤,泰兴人,南京大学毕业生。他英俊潇洒,高高的个子,担任我们的数学老师。这两位老师能到落后的乡村任教,可以说是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支援农村,支援教育的重大举措。
初一的教室,也是当时新建的教室,这个农村小学,在当时就成了“戴帽子”小学校了。我家住在学校东侧,一巷之隔。因这两位支教老师的到来,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在不断的提高,我的学习成绩更是腾飞猛进,走在全班的前几名。
陈老师青春活泼,生动活虎,博学多才,喜爱运动。陈老师发現我的成绩最差,个子也瘦小体质差,并教我锻练身体,才能强身健体,也能提高学习成绩。早晨跑步,总是叫我陪他在学校操场里跑几圈。久而久之,不到一学期的时间,发现了我既长 高了又胖了许多。老师打心眼里高兴,我也感觉到自己像成年人了。
之后又教我练乒乓球,不久后,我便是他闲后乒乓球运动的挚友。陈老师又教我学会了中国橡棋,几个月后,并是他橡棋好对手。陈老师又发現我很聪明,也有天赋,定会成为学习好的好学生。并有心侧重培养我,利用夜晚的时间,个别的教我知识,要我晚自习,他主动陪我晚自习,叫我怎样读书、读好书、记单词、记公式等。怎样读课本,写作文,怎样写信,写散文,写诗歌等。
有一次晚上,我去陈老师的宿舍晚自习,发现老师肚子疼得厉害,不知所措的我,回家告诉了我父母,要父母亲去看看老师,帮老师看病。我父母亲知道后,并连夜送陈老师到刘六医院看病,经医生捡查是急性肠胃炎。好在病情不太严重,经治疗第二天就回来了。
老师为了感激我们一家人,除医药费外,一定要多给十元钱给我父母,说不是我们一家人的帮助,他是非常痛苦的,表示诚挚的感谢!他递我们,我们又递给他,递来递去,说什么都没有收这十元钱。从此以后,陈老师说“海中,我比你只大十岁,一家人又很好,善良肯帮助人,我认你即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弟弟,你就当我是你的大哥吧”一番诚心的话语,让我非常的感动!
从此以后,陈老师天天晚上陪我夜读,我的学习成绩才天天向上。数学和语文的成绩名例前茅,连语文王老师也非常欣赏我的散文和诗歌的写作能力。
可惜的是他任教一年,被调走了。他临行前,还特意来找我谈话交心。他关切的对我说,你要做有用的人,就必须要好好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等语重心长的道别。他那种三尺讲台的人生精彩,他那种为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他那种亲切和善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在我心目中常在!在我记忆里永存!

作者简介
解海中,江苏兴化人,1957年9月生,76届刘六中学毕业,个体经营,爱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