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朝清/都江堰市新闻中心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天府之国成都平原,风景是那样幽静、自然、古朴、迷人。
你想知道“九天开出一成都”是怎么开出的吗?你想知道成都平原为啥能沃野千里,自流灌溉吗?那就去岷江出口问问古老都江堰吧。
川西肥沃,都说要谢就谢这座2500多年前的古堰水利工程,它功不可没。
的确,通过岷江顺流而下古堰水利工程后,下游是星罗棋布的河流,灌溉着一望无垠的川西田野,养活着勤劳朴实的川西人。
都江古堰,岁月的年轮镌刻于她脸上是这样的深厚悠远,是那样神秘,让后人不得不感恩于它的科学,它的付出。要不,学者余秋雨怎会在《都江堰》一文中开篇就写道:我以为,中国历史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如果说2500多年前,李冰父子创下的这都江堰水利工程,犹如一个苍老的母亲,那她下游呈扇形分布的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就是四位典雅、贤淑、温顺的女儿。
多少岁月,苍老的母亲和四个女儿,用滋滋不断的乳汁,灌溉着成都平原8323公顷土地,才使得这块土地富足、安宁、大气、醇厚,土地养活的川西人啊,从此告别饥馑,水旱从人,生生不息。
汤汤水水都江堰,灌溉水系蜿蜒于川西平原大地,像一条条茁壮成长的瓜秧藤,那些被果园、庄稼、川西林盘包围、呵护着的小鸟依人、天然去雕饰的村庄,不就是结在秧藤上的一个个馨香的瓜儿吗?
岷江古堰水,一路流来,渐渐壮大,一条条大小支流的汇入,使它慢慢习惯了容纳,容纳的同时,她又不忘对禾苗庄稼无私的付出。因此,她的目光触及哪里,哪里就有良田万顷,哪里就歌声四起。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就是最好的例证。
古堰秦时水,滋润起成都平原一望无垠的田野,蓝色的炊烟纺织着柔情的网,把川西乡村黄昏的梦捕捉,把川西人幸福牢牢固嵌在荡起阵阵笑容的脸上。

因此,我们不得不谢古堰,川西人更不能忘怀古堰。
我出生在古堰柏条河岸边,对于我来说,柏条河就是故乡河,很小的时候,我就跟着哥哥去河岸边掏鸟窝、割猪草、放牛、下河洗澡……
钟情于这里,更应顺势而为,爱护环境。如今的川西人,在党的正确富民政策指引下,认真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导,注重开发与环保并重,若有冲突,首先给环保让路,不急功近利,让古堰水又回到了原来的干净清澈。
据权威部门检测,都江堰水质指标常年一级优良。这样的好水灌溉成都平原,土能不肥沃吗?土肥沃,川西能不富裕丰饶吗?又据权威部门检测,成都平原土壤优质肥沃:整体土壤质量状况良好,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及相关土壤质量养分等级整体趋向于优质。
有这么好的肥力,谢谢古堰秦时水,也感谢川西人的顺天而为。
山水为曲谱,土地作歌词,幸福来演唱。当地知名诗人南港先生生于斯长于斯,对古堰秦时水,别有一番衷情在心头,这不,他的新作《谢谢你啊,古堰秦时水》来了:
“秦时古堰水/灌溉川西土/川西土啊 从此肥沃/川西人啊 从此富裕/捧起一把川西土/思念秦时古堰水/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至尊至爱 我把你爱/谢谢你啊——古堰秦时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