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本文为作者纪念著名华人歌手邓丽君仙逝二十周年而作。

许多书里都提到,邓丽君是一个处世极其圆融的人。大艺术家范曾说她不追逐名利,而是音乐、人生和情感都完全统一的艺术家,待人的温厚周到一般人少有,同期歌手感叹她待人接物圈内少见。她的保姆说她从来不怠慢任何一个人。而她自己则说,女孩子讲话不要太大声,不但伤自己的声带,也会伤别人的耳朵。除了歌声达到了极致的美感,邓丽君任何时候说话也总是轻轻柔柔,令人印象深刻。

邓丽君具有很高的语言天赋,小时候喜欢听河南梆子,也喜欢跟着学唱,父亲爱听评剧,家人也都喜欢听相声;她出生的眷村,也是当时国民政府国军及其眷属们迁徙到台湾后居住的地方,有“小中国”之称。在这样听着南腔北调的中国话和各地戏曲民歌小调的环境里,邓丽君慢慢的长大了。十岁的时候,在参加“中华电台”全台黄梅调歌唱比赛的时候,邓丽君就以《访英台》击败众多年长选手,获得比赛冠军。十一岁时,邓丽君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国语朗读比赛,获得第一名。除了在演讲比赛中频频获奖,她从小歌词记忆力超群,很快就能熟记歌词。

一生奔波于世界各地的舞台,邓丽君也同时在坚持学习各地的语言,在她所演唱的上千首歌曲当中,包括了日语、英语、印尼语以及中国的粤语、闽南语、山东话、上海话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十多种语言,曾经有一位日本的乐评家这样评价她:“邓丽君去世后,一直很难找到像她这样的亚洲巨星。因为邓丽君为了打入市场,花了很多时间学习粤语、日语、英语,以获得当地观众的认同,但现在已经不再有这样努力的歌手了。” 在她许多重要的演唱会上,她也常用不同的语言介绍歌曲,并与各地观众沟通交流,极大地拉近了和歌迷之间的亲切感,也凝聚着世界各地华人歌迷的情感,中国人认乡音,认同姓,认宗族。语言,恰好是邓丽君的长项!

我想,邓丽君真正区别于所有歌手的最重要的一点,正是她的语言天赋和学习能力。语感和乐感是相通的。邓丽君出生在台湾,崛起于国民政府推行华语政策,华语歌曲兴起之时,而把古典诗词和自己的音乐风格完美结合,为中华民族的音乐做贡献是邓丽君未尽的职志,记得她在制作古典诗词专辑的时候这样说道:“小时候,也是在这样的冬夜,母亲常常教我读古人的诗词。我又贪玩,背了半天都记不住,时间一久,印象就模糊了。长大以后,特别是在海外的这段日子,偶尔翻阅唐诗宋词,感觉竟然完全不一样了,好像通过时光隧道,进入了古人的内心世界。家国、人生、乡愁、亲情、友情、爱情,都鲜活地在眼前出现。自己忽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我能不能与苏东坡、李后主合作,唱出一些可以代表我们民族的声音。作为一名歌者,我能不能也为传统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在艺术长廊里留下几步脚印?所以,今天一连串的歌,也是我梦想的实现。因为,我可以得意地告诉您,我邀请到的作词家,都是千百年来最了不起的顶尖高手。有时候,唱着,唱着,我会觉得好像不是在唱歌,而是在倾诉古老、庄严而且多情的中国。我更有一个心愿,我希望大家都来唱这几首歌,都来学这几首歌,让一千万平方公里秋海棠上的繁华与五千年文化的晶晶宝玉,籍着歌声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在歌声中,让我们的子孙永远不要忘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快乐、悲伤和光荣。”在她下葬的棺木里,哥哥也放了一本宋词陪伴她,母语之于邓丽君,应该是最亲密的伙伴了,也正是由于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咬字清晰,让她用歌声链接了海峡两岸同胞因为母语而浸入骨血的情感!

在台湾,普通老百姓也比大陆百姓要认得的方块字多,大陆的语言,用一个词语可以表达多种意思,而在台湾,可以用多个不同的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说到这里,我想起前几日听到陈丹青在新加坡关于《母语和母国》的演讲,他说,所有的语言问题都是政治问题。虽然因为政治的原因阻断了海峡两岸,而母语,却永远割不断两岸同根同族民众内心深处的情感……这就是邓丽君,“文革”之后,大陆正跳着忠字舞,唱着革命进行曲的时候,她用母语温柔地吟唱,弥合着两岸情缘……

小时候,语文课上读到“宝岛台湾”,已然心生向往,后来随着对邓丽君不断的了解,对台湾早已梦绕魂牵,买了两岸词典,台版书,只为多识几个方块字,就连说话也希望能两个字说明白的不用四个字,可以四个字讲清楚的,绝不说成一句,内心总觉得能够吐气如兰、惜字如金是很贵重的事。不仅是语言本身,还有语气、语态和表达,这也是唱歌之根基所在!

我觉得,语言面貌和文字、文学、文化的功底本就是歌唱最重要的基础,而如何说,说什么,自然也应当是学习演唱的首门功课。说好了,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也才能更好地歌唱。
新闻链接:
谢双燕
知名音乐人。青年女高音、国家艺术基金非遗项目古曲传承人之一。中国音乐学院古典诗词歌曲研究中心理事,中国音乐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国青年歌唱家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古诗词歌曲传承大师工作室创办人,云南致公合唱团团长。高校声乐教师。
2006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声乐系演唱专业。先后师从于云南艺术学院李晓红教授、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中国著名古曲教育家王苏芬教授。期间,在云南艺术剧院与云南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成功举办“乘着歌声的翅膀—双燕双飞毕业专场音乐会”。
曾代表云南省参加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荣获专业组铜奖;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二届“云铜杯”云南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铜奖;云南省第二届青少年艺术人才大赛青年组美声唱法独唱金奖、组合金奖;云南首届邓丽君歌曲演唱比赛第一名;中国教育台(CETV1)国学春晚节目一等奖;首届中俄诗歌高峰论坛暨莱蒙托夫诗歌音乐节演唱金奖等诸多奖项。
其间,先后担任昆明宝华寺浴佛节庆典文艺歌会艺术顾问、上海东方卫视栏目《妈妈咪呀》云南赛区评委、第一届中国麻醉好声音总决赛评委、中国好声音昆明赛区评委等。
2014年成为中国音乐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先后多次参加中国音乐学院各类音乐会演出。
2018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非遗项目首届中国古代诗词歌曲演唱人才培训计划;2019年随中国音乐学院非遗项目古曲团队到世界艺术之都西班牙三大城市巴塞罗那、萨拉戈萨、马德里成功举办三场中国古诗词歌曲专场音乐会。
2019年9月担任总导演策划组织并拍摄了云南致公合唱团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献礼快闪作品《爱我中华》,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好评。
2020年受邀参加共青团云南省委抗疫公益歌曲《在你身边》录制,被共青团中央评为优秀抗疫歌曲。2020年创作并演唱家国情怀原创歌曲《最美是人心》,单日点击率突破百万。 2020年参加由云南音像出版社和昆明市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云南首场古诗词音乐会——声动彩云南新春诗词歌会。2020年创作并演唱原创歌曲《最美是人心》参加在美国佛州华联举办的中秋晚会,受到华人华侨广泛好评。
来源:原创
作者:谢双燕
责编:罗苴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