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夏津县诗词学会
主 编: 尚仁民
编辑审核: 王金岳 王德国 冰玉
制 作: 冰玉
云禅古寺、义墓石碑、马颊晴虹、卫河古渡、玲珑宝塔、烟雨龙湾、锦川荷芰 、鄃城晓望为夏津县古之八景。偶翻县志,得明代天顺年间诗人钟士永所撰鄃城八景诗,试和之:
八景总辑
云禅古寺景清幽,无影文碑义字留。
马颊晴虹飞丽彩,卫河古渡泛轻舟。
玲珑宝塔灵光现,烟雨龙湾淑气浮。
荷秀锦川池水浅,鄃城晓望翠屏楼。

之一:云禅古寺
苍松翠柏碧云空,斗拱飞檐弄巧工。
钟磬迴传幽寺外,梵音飘杳大河东。
诚观佛祖金容像,既效僧徒跪拜功。
问卜乡姑明底事?寻诗骚客醉春风。
此景位于县城东北18公里处的张法寺村,寺名为“大云禅寺”。据县志记载 :该寺始建于金,经历代增修扩建,明清时已成煌煌大寺。有院落六进,大殿18 座。寺中“三佛、护法、大悲、罗汉、金刚”诸神像俱全,盛时僧众达200余人。 其主体建筑“千佛阁”高达10余丈,飞檐斗拱,耸入云霄。因景色清幽,文人墨 客多登临赋诗。为我县古时最大人文景观。然世事沧桑,殿宇倾圮,现其遗址仍 瓦砾遍地,常有祭祀用的陶瓷器皿出土。
之二:义墓石碑
古园漏泽沐风烟,安墓孤魂伴鹤眠。
盛誉美名传百代,仁贤善举继千年。
春融冰雪花枝缀,苔绿碑文岁月绵。
尘世羁游情可悯,江湖闯荡义为先。
此景在原老县城西北角的“漏泽园”,其园为埋葬无名死者的墓地,公墓也 。中有古碑一通,因历年久远,碑上遍长绿苔,其碑文亦剥蚀不堪辨认。碑体久 倾欲倒,其角度在每年“夏至”日午时分,碑无投影,故又称之为“无影碑”。

之三:马颊晴虹
马颊初晴万物新,露滋浅草绿茵茵。
虹桥燕影风吹柳,野渡飞鸥水漫津。
往事沧桑遗旧迹,年光远逝落心尘。
治河大禹疏洪处,可预今时稻麦匀?
大禹治水,实行疏导之法,将黄河引出九河,其中之一便是故乡的“马颊河 ”(因河床形似马的面颊而得名)。此景在县城东部边缘9公里处的马颊河桥上。 每当夏日雨霁,站在河桥上远眺,万顷良田,一马平川,河水清澈,波光粼粼, 岸柳扶疏,长虹横空,气势恢宏,别有一番景致。
之四:卫河古渡
千载悠悠卫运河,征帆去棹似穿梭。
长堤烟柳婆娑影,古渡浆声号子歌。
十里人家分两岸,三更漁火逐轻波。
疏钟杳婉客惊梦,一枕清光唤忆多。
此景位于县城城西18公里处的卫运河岸畔的渡口驿。此地为明、清水驿,且有水 次仓廒,每年调往京师的漕米。皆由此经过,漕船首尾相接,往来如梭。尤其明 清漕运盛时,渡口驿为重要渡口,樯桅如林,盛极一时。

之五:玲珑宝塔
青云直上九重霄,移步登临近汉迢。
万顷桑田收眼底,一泓碧水汇江潮。
满城春色花千树,半塔斜阳影二桥。
回望尘寰终不悔,清风两袖乐逍遥。
据县志记载,在古县城的挹暘门(东城门)外东南侧河堤(陈公堤)上原有 宝塔一座,高耸入云。登塔四望,远村景色,小城风光尽收眼底。现在早已不见 此塔,塔址业已辟为民宅。
之六:烟雨龙湾
无风起浪水流湍,滔涌涡旋数尺澜。
烈日炎炎生暑热,深潭澹澹溢清寒。
霞霓艳丽樯帆去,烟雨迷茫蓑笠还。
思忆儿时荒野趣,关情莫过老龙湾。
此景位于县城东10公里处五龙堂村一带的马颊河中,河槽内原有一清潭,深 不可测,天旱水也不干涸。据史书所云:古时天旱人们常“祈雨于潭侧,便得甘霖”。又说:天将雨时,潭中有雾雨如龙形扶摇而升,上接云端,即降滂沱大雨 。

之七:锦川荷芰
锦川秀丽百荷香,六月熏风夏日长。
深树高蝉犹唱晚,牧童谣曲自悠扬。
红颜沾露藏娇色,碧玉凌波醉润妆。
一叶扁舟谁欲渡?轻烟飘渺水茫茫。
此景位于古时县城以北15公里处的新盛店一带,因其临黄河故道,地势低洼 ,长年积水不涸,多生芰荷,夏日荷花怒放,每当斜阳夕照,波光闪闪,远望如 锦,而名锦川。
之八:鄃城晓望
向曙霞光破晓天,临高极目望平川。
返青垄麦千重浪,断续晨炊万缕烟。
煦煦春风云淡淡,摇摇丝柳草芊芊。
乾坤晴朗田园美,布谷声中兆瑞年。
此景原指于晴空万里的早晨,站在旧县城挹暘门上向东远眺,一片平阔的原 野,坦荡无垠,葱茏苍翠。使人骋目舒怀,心胸恬旷。传说很早以前,天气晴朗 时,还可隐约望见泰山的影子。

作者简介:
王德国,男,生于 1963 年 8 月,山东省德州市 夏津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夏津县诗词学 会理事。曾在《中国诗词》《关雎爱情诗》等纸刊及各种网络平 台发表作品数百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