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从闭嘴开始】
文/知足常乐
昨天晚上儿子放学回来告诉我说,“妈妈,这次放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文章,题目是《学习,从闭嘴开始》。
“咦,这个题目很好啊,很有意义,我们每个人站在各自的角度上都应该学习与深思的问题。”我很兴奋的对儿子说。“那我们各自都写一篇吧”。
海明威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深以为然。
说话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技巧,更是言出必行,不要满嘴跑火车。
刚说不练假把式,有的人对于一项制定的目标满嘴励志、豪言壮语,最后也只不过三分钟热度,一事无成。
对于我来说,学习闭嘴就先从读书说起。
读书的习惯是在儿子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养成的。
小的时候我不怎么喜欢读书。记得上学的时候,琼瑶的作品风靡整个校园,无论是图书馆还是租书屋随处可见,每个学生都在空余时间捧读、交谈。
只有我,读书看薄厚,一看这么厚,再喜欢也懒的去读了,坐等朋友看完了,给我讲个简介就算了。
成年以后,儿子的书籍能够摆满整个书橱,无论是吃饭还是睡前,就连餐厅的角落里都有一个小型的书架子,儿子无时无刻的都在读书。有时还兴致勃勃的给我讲书里的趣事,或者极力推荐好书给我读,慢慢的我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现在我非常喜欢读书,读书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乐趣,一种静默遐思时精神的寄托;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接触和融合;更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愉悦。
但是对于读书,我还缺乏自律,有的时候只把读书挂在嘴上,表现在豪言壮语上,没把读书看作一件长期以往的事情来执行。
初读书时不知道自己做过多少次读书计划了,床头上,书柜上,工作桌上曾经都有贴过的便签,但是从来没有长时间的去执行过。
讲真心话,我喜欢读书,恨不得天天、每时每刻的去读,把天下最好的书籍读个遍。
能够把心里想说的话通过读书的历练,转化成文字表达出来,我觉得是一种幸福,一种释放。
有的时候自己本来做好的读书计划,工作一繁忙起来,琐事一多起来,就无心读书了,甚至于十天半个月都读不完一本书,没有空读书的时候就只把读书挂在嘴上,刚励志不执行,我很忙,没有空读书,就成了心安理得的借口了。
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讲真,自从2013年开始练习写作以来,不能说没有成就,多多少少对于写作也提高了那么一点点,至少能够把心里想说的话用语言完整的表达出来。
但是,一但对于读书搁置一段时间,大脑就立刻词穷了,一点灵感都没有了。我觉得这就是执行力不够,自律性不强,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办法让无序的事情在合理的安排下进入正轨的去运行。
只满足于豪言壮语,宣扬渲染,把每天需要执行的计划仅仅落实在纸上,没有去执行,更懒得动笔去写。有的时候一篇文章的题目拟好了,能搁置很久,甚至放弃或者忘记。
所以在这一点上读书对于我来说只是空谈,闭嘴执行才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锻炼的基础,更是学习的起步。
那么,就让学习从学会闭嘴开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