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事如风
文/解海中
(十)择业挫折
毕业在家,乡民们为了生计,能过上好生活,而艰苦的劳动。有时还常常干夜活,为的是干完农活能吃到一大碗米饭。即便是腰酸背疼,身体不适有小病,也要日复一日的下田干活。
我家是出了名的超支户,20岁青壮年的我,闲在家中当然不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所以我也时常参加生产队劳动。干不了重的大农活,只做那些轻的、帮衬的农活,记工不多,只有正常男劳力的三分之一的记工数。但心里总却得不是个滋味,劳动又脏又苦又累,没有出息。
怎么办呢?思前想后,我就敦促父亲继承祖业,打烧饼、炸油条等,我也能学门手艺。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手艺人凭着勤劳的双手,到任何地方,生活都会有些保障,决不会为饿肚子而犯愁。想到此,就署办了这门手艺所需的用具和小麦面粉及煤炭,砌好了烧饼炉子。
那时,抓革命促生产,学大寨搞好农业,提高农业产量,还是惊涛骇浪的势头。村干部知道了我家要脱离劳动要做打烧饼的生意,就带来了十多人,几个村干部和队长、会计们到我家,不由分说,直接就把刚砌好的烧饼炉子砸得西巴烂,我上前与他们理论,为头的干部说我没有理讲,要讲就到大队部去讲去。
我信以为真,就到大队部与他们讲道理。谁知他们人多,你推一下他推一下,我无力反抗,对待我像是对待阶级敌人一样,恶很很的说我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小资产阶级,坚决反对。这种“走资本主义”帽子,在当时戴上任何人的头上,终将被打倒的。我据理力争地说,这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性质,是手艺人凭着手艺赚点吃饭的钱。如同木工、瓦工、鞋匠、铁匠、理发等,都是做手艺人,为什么他们都能正常开业,而我们就不能呢?以此力争,我是正确的理由,村干部无理反驳,说不过我。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而我的理由既走不了天下,也走不出村支部“衙门”大堂。因为村干部因我的理由而失理失面子,他们并提出要得到干部同意后,方可行事。我想我有理由并也是正当的凭手艺做事,不经干部同意,又重新砌好炉子。他们得知后又来砸炉子,就这样砌了砸、砸了砌,多次返返复复,我以失败而告终。
公社里派抓农业生产工作队的单縈昌书记,到花沈村蹲点负责农业生产。大队干部不让我打烧饼,就叫我做生产队治虫员小组组长,负责本生产队500亩农田的治虫,其治虫组(按年岭大小)另有裴春元、解进中、朱高峰、张加中共五人。高田80亩农田是新产品杂交稻试验田,特受工作组关注。
我是灭虫组组长,就是灭虫小组的带头人,带头劳动,带头打农药治虫,记工分也是人均平等的,但要承担灭虫的责任。虽然如此,我暗自心想,小巫见大巫,小事见真情,我还是起早贪黑的努力去做。自个暗想到,如果能治好虫害,稻谷长的好产量高,或许就是我被提拨,人生事业的起点。
可是稻田成孰收割,杂交稻产量不高,当然是施肥不足,田简管理及种植经验缺泛,也有虫害等诸多原因。我被干部们打成了三中一峰(其中有海中(我)、进中、加中、高峰)四人帮。是继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之后的四人帮。村民们时常嘲讽说,同年打倒了二个“四人帮”,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有了这样的“光荣”称号,从此,我无出头之日。

作者简介
解海中,江苏兴化人,1957年9月生,76届刘六中学毕业,个体经营,爱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