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风门坳风水名山“五马归槽”
作者:梁灼安 朗诵:知语
五子同发小登科,
马前鞍后总附和,
归丙兼已二度富,
槽运功深辩福祸。
郁南有个“风门坳”,是掌云雾大山过罗旁与南江口之咽喉。有诗为证:
云岭雾浓千重嶂,
风门烟渺万顷沙,
西水涛涛迎东来,
我自潇洒赏晚霞。
迟缓仲春,风和日丽,云淡风轻,舟楫渔资,蓄帆扬棹,合杖挥肆,刻备粮响,柱壶悉微,欲探“马槽”,潋收丰利。
是日,承贵友钟生简约,只为访山寻宝觅古迹,取道罗旁冷水小历坑,望风门坳“五马归槽”顺风而去……
原本约好钟生、我(水竹云山主)、丘华基三人同行,临行时丘华基电话告知,因事不能同往,于时,钟生与我各自骑上“爬山”
摩托车,在上迭聚合,饮茶小坐然后简装出发。
五马当归槽,欲探无常路,
上天指三途,自可攀天高。
通常欲寻五马归槽,必三途选一:
1. 自冷水村小历坑经五指掌三角界入风门坳上五马归槽。此路山多林密,且山路险峻,弯多崎岖,幸得大历林场已修整水泥简路可直达“根竹根村”,说是“村”其实就三五户人家。
2. 自西坑村白花山走西坑尾上阿婆髺穿插黄龙界直达五马归槽。此路陡抖崇高,天梯接云,非寻常人可攀附。
3. 再者由东坑村入神仙滩涉四水归源过“四印村”,婉转盘山密林,可过五马归槽,比路遥远,亦不堪取。
唯一选择只有从冷水小历坑入风门坳了。时日,天混一色,两广多云。又见:
红霞间中着飘渺,
青山叠嶂也为开。
自是:疏漏罡风吹不停,小历择路入风岭,行军壶,挂胸前,摩托车,开路先。山陡路遥影自斜,獐气烟笼环冲岭,途有飘渺入险掛,转弯抹角入幽青。入风岭,心水清,沿途赏,“大坪村”,藤图载网山边林,历山巍巍热扑面。参天古树生幽暗,深埒瀑布溅水声,厄困此时偏见有,患难险象多突然。先历五掌峻峭壁,后经风门掼万千,风沙弥漫乌鸟鸣,雾掩绿丛定啶掟……
时日当午火正旺,奇翠险峰着分明,高山气势令纵横,长蕴仙气伟宏岭。青竹红桃迎风笑,摩托加油斗强劲,从来风门路弯陡,更加热浪袭当前。试问海拔曾高远?标明800与一千,若是历山灵气显,游子信士必遇仙。
出风门,顿豁然,山花灿烂入仙经,山势盘环看仔细,望落又见“四印村”。喜见云消案挡前,定必五马不为远,稍作休息赏环境,端壶饮水补后劲。
青屏风摇花解语,红霞浮影落仙池,途中得遇釆蜜人,问讯“五马何处哜”?山人半讶语叽叽,答曰再行三公里。路途弯多不爬高,自是山光览风低。
稍作休息,恢复元气,拍下照片,继续向预定目标进发。沿途风景,春光遐迩,山花烂漫,鸟语花香,曲径委蛇,暖阳当空,忽而密林,斑驳陆离,路多嵯口,再无陡峭,三里有余,色物叵异,四边山峦,光秃果然。一览无余,五马尽点,但见五马,二匹唅草,一匹嘶鸣,一匹饱卧,一匹撒青。管马主人,侍槽明显,只是四围,荡荡千顷,坑底蓄水,又添一景,活当多财,砂拢互应,来龙有势,曲水有情,丙座趋趋,历山照镜,西水北来,最合财丁。如此宝地,穴在那边???为寻吉穴,飞车趋前,路多弯斜,又加落岭,路衍烂泥,坎坷不平,落差转弯,摩托翻倾。
钟生此时曰:初堪五马,二马唅草,来势急劲,一马距远,独自嘶鸣,一马撒欢,意不在竞,唯有饱卧之马,定得“真经”。于时我不顾小伤痛,驱车跟上钟生,望那槽边饱卧之马冲去……
果其然,上得卧槽,五马归槽之奧妙尽在不言中,再趋车直上饱卧之马。吉穴尽显天机。钟生于时照四周蓄势及来龙去脉,砂首水法一一作了详尽讲解及论证。有诗为证:
五子同发小登科,
马前鞍后合附和。
归丙兼已二度富,
槽运功深辩福祸。
既探吉穴,任务完成。稍作休息。乘晚霞余辉而归。
(郁南《五马归槽风水名山》原创文稿由南江口镇复退军人服务站梁灼安亲历其境并撰写,拒绝抄袭。)

作者简介
梁灼安。网名:浮尘子,号:水竹云山主。广东云浮市人。1986年开始诗词创作,先后在战士报,康州文艺,西江报等纸质刊物发表诗词。后在军魂网,都市头条,百度吧,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发表诗词数百篇。现为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古诗词委员会副秘书长,凤鸣梧桐文学社公众号执行编辑。
精英主播简介

知语 是一个热爱生活,喜欢诵读、书法的大姐姐。未来就从刻度尺开始,一步步蔓延。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