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板桥判案
缪荣株
和尚庙旁住着一个美貌的小娘子,当家的和尚正是三十岁不到的大汉,朝夕和娘子相遇,早就垂涎三尺,百般调情只恨不能得手。娘子出于邻里关系,不把脸抓破,只是想法避让,即便一人过的巷子里撞到,也闪到一边贴着墙冷冰冰的不搭理。和尚以为她软弱好欺,常常有事没事在娘子家门口转悠,像一只张开的网,找寻机会逮住这只美丽的鸟。
一次,天快亮的时候,小娘子夫妻俩不知为什么打架。和尚听到后溜出庙门用吐沫沾破窗户纸向里偷瞧了一会儿,觉得有机可趁,便装着来劝架。他推开半掩的门进了小屋,只见屋里到处摔着被子、枕头、鞋子、衣服。小娘子云鬏蓬松,一束乱发遮在半嗔半怒粉嫩的脸儿上,更平添了十分娇媚。她下身穿着一件绿色短裤,露出白藕似的双腿,上身裹一件紧身的红肚兜,两只硕大的丰乳在半明半暗的油灯下直晃直颠,颠晃得和尚自持不住,头嗡嗡作响,心痒痒的。和尚看到娘子这番模样,不由得欲火腾地一下冒了出来,早把娘子丈夫的存在忘得一干二净。正当娘子丈夫冲过来再打娘子时,他从娘子背后猛伸过手去,明为保护、拉劝,却趁机狠狠地抱住她,疯狂地啃她的肩,两只手在双乳上乱捏乱揉,小娘子不由得大叫一声“流氓!”夫妻俩对打突然停止“枪口一致对外”,齐齐地揪住和尚的衣衫,拳头朝秃头上冰雹般地乱下,把个和尚打得鼻青眼肿,疼得杀猪般地喊叫。夫妻俩怕惹出人命才恨恨地收了手。
原来,小娘子平时已经将和尚调戏她的种种言行告诉了丈夫,一个出家人怎么这种德性?夫妻俩早就想给和尚个教训,只是碍于情面,又没有抓住证据无法下手。今夜夫妻俩打架,充其量也是内部矛盾,怎奈和尚色胆包天,竟敢在丈夫的眼皮底下混水摸鱼!因此,小娘子一叫,夫妻俩齐齐地停止内战枪口一致对外。
可是这个和尚不知好歹,忍不下偷色不成反遭毒打的气,欺负小夫妻不识字,强嘴三分理,依恃自己又是一手好刀笔,硬说好人做不得拉劝遭毒打,恶人先告状告到了县官郑板桥那里。郑板桥看了诉状,心里先就有了几分底,再传和尚和小夫妻俩又问了个仔细。于是,郑板桥心里全明白了,当堂宣判了四句话,自己退到了后堂。那四句话是“镇江的剪子,瓜洲的刀,兴化的钉耙,如皋的锹”。那夫妻俩跟和尚以及衙役们见郑板桥说完就走,大堂上一时静寂无声,众人目瞪口呆,都不知老爷判的什么意思。过了好大一会儿,大家才明白过来,想到和尚借拉劝为名,调戏娘子遭打活该,就像那四种铁制用具一样,打得好!
摘自《姜堰口坝故事》 原载《泰州晚报》

作者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11月5日已发14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