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识别、扫描图中二维码获悉丁会仁官方网。
作者:丁会仁(北京)
我对人大是有深度心结的,我高考的第一志愿是人大,我对人大也是满怀期待的,高考的一门最擅长的科目没有正常发挥,错失了考进人大的机会,后来我在北京念完本科后,开始全力准备考研,第一次报考的研究生学校就是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研究生,2000年第一次考研,成绩公布后,我的数学、政治和专业课都很高,但是英语拉了后腿,总分还可以,单科没有过国家最低线,考研失败了,我记得在一起考研的同学好友中,周卫民考上了江苏一个大学,朱建设考上了华东交通大学,去了南昌,后来在江西财经大学读博,那是我们的榜样,老朱是响当当的厉害人物,后来老朱在江西中医学院当副教授,四川大地震后去了灾后的雅安当财政局副局长,后来又调回了南昌。我是屡败屡战,接着第二年再来,继续报考人大,那些考研的苦日子是多么的辛酸,我和大多数人命运一样,又再一次失败,还是英语没有过线,和我们一同复习的才女刘新玲顺利地考上中国人民大学,还有也住南院的张育红也幸运的考上了,我最终是再一次名落孙山,后来我转考北京以外的高校,有一年差点报考新疆的财经学院,因为西部总分数线和单科分数线都低些,但是总有点不甘心,不想放弃,最初考研的那些日子里,我一边上班,一边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我几乎听遍了北京所有的考研辅导班,2001年,我在丰台找了一个公司当财务经理,工作非常忙而且经常加班加班,任务繁重,但不管怎么样,只要有空余时间我就开始复习做题,考研的那些日子里,我曾经神经衰弱过,曾经痛苦过,伤心过,绝望过,2003年,北京遭遇一场来势汹汹的非典,那时候,北京几乎空城,我慌张的从北京逃离,去了南京,那时北京迪信通是手机零售行业的老大,我成了南京迪信通的财务经理,我感谢迪信通总部的财务经理丁之军和财务总监王兆东,是他们让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会计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财务经理,他们在工作中帮助了我很多,是我职业生涯中的贵人,我在南京迪信通当财务经理的日子,那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非常宝贵的沉淀,我会在接下来我的系列散文随笔中会真实的记录这一段难忘岁月。
时间过得飞快,2004年我参加了江西省公务员考试,2004年下半年参加全国首次开考的会计硕士考试,去了武汉大学攻读MPAcc,时间到了2006年,我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的中国人民大学,我希望攻读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也即MBA,那一年我报考了2场考试,第一场考试是MBA单证班,只有MBA学位没有学历,另一场考试是MBA双证班,既有MBA学位,又有学历,我最初一直没有搞清楚单证与双证有多大区别,直到后来真正报考了才发现区别是非常大的,单证是指通过研究生教育的硕士从学校毕业后拿到硕士学位,没有学历证,双证是指同时具有硕士学历证和硕士学位证,单证也叫春季MBA,10月份考试,双证也称秋季MBA,1月份考试,他们最大的区别是,单证不转户口和档案,双证可以转户口和档案,我2个都报考了,先是10月单证考试,分数出来,比较理想,被人大录取了,成为正式的人大生,接下来参加1月份双证考试,分数很高,远超人大录取分数线,我去找学校领导,他说这种情况只能选第一种,因为是先录取的,不能再录取,这样我只好调剂到了中国矿业大学读双证MBA,同时人大MBA单证已经交了学费,也没有必要退费,继续上,就这样我很幸运的同时成为了06年的人大MBA,07年的中国矿业大学MBA,这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人大名声大,矿大让我把户口调进了北京,我接下来会写《匆匆那年矿大》。
2006年,我圆了十三年的梦想,我清醒的记得93年高考那年,第一志愿填上中国人民大学,至今历历在目,十三年了,整整十三年的时光,我终于成一个真正的人大人,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永不放弃,方得始终,选择人大,犹如打开了一扇窗户,仿佛开启了一个新世界,喜逢人大红,畅读明德商学楼,走进人大,此生终于与你邂逅,那一刻,我永远的心结顿时解开,那一刻,我满脑的空白被填满,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走进人大,自东门而入,气度不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实事求是”石静默无声,它矗立于校园的东方,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朝阳四射,它让每一个人大学子,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成为栋梁之材,一代代人大人迎着“实事求是”而来,带着“实事求是”而去,“实事求是”已经成为人民大学学子的精神信仰。如果自西门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秀丽多姿、绿影婆娑、人才济济的汇贤楼,汇贤楼左边是宏伟的明德楼,这里是人大的标志性建筑,“大学之道,在明明徳”,明德楼分为主楼、商学楼、国际楼和新闻楼,明德商学楼是我经常去的地方,人大西门离我工作的地方不远,每次进人大大都是从西门进入,特别是开车,每天下班后进入明德商学楼或者对面明德法学楼学习,有一次,我站在高高的明德楼下,看着落日的余晖映照在人大红的明德楼群上,在宽宽的门前广场上投射下长长的影子,影子盖住了我,我在影子里,我突然隐隐一动,这么多年,我在人大的影子里,人大在我的心里。悠悠人大红,巍巍明德楼,人大人也是“明德人”,明德楼承载着人大人明德明智,是人大人的图腾,如果拉长镜头,明德楼群如同一把“太师椅”静静地躺在那里,见证一个个人大学子学业有成,英才皆往折桂处,暮然回首明德楼。
中国人民大学,七十年岁月峥嵘,七十年砥砺奋进,您从峰火烟雨中走来,您在岁月的沧桑中奔跑,您一路风尘,穿过时空的隧道,俯瞰历史的风云。
中国人民大学,今生有缘和您相遇,今世有幸与您邂逅,在您的怀抱里成长,和您一起向未来前行!我如果学成归来,希望再归明德!
作者简介:丁会仁,博士,武汉大学MPAcc,中国人民大学MBA,中国矿业大学MBA,中央财经大学访问学者,武汉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MBA硕士生校外导师,独立作家,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著有畅销书《大国企业》《口碑-雷军和他的小米之道》,曾创作诗歌《武汉,挺住!》《钟南山,您就是那座山!》、《北京的初冬》,散文随笔《故乡的梦松堂》、《感恩!2020》、《村东南的大塘》、《丁仙峰下的回忆》、《在南院的日子》、《学会沉淀,向阳而生》、《那一年,我遇见了会计》、《这一年,我在美国》等文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