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牛是勤劳,坚毅和毅力的象征。
“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是对牛忍辱负重,全身心付出最精辟的概括。
拓荒牛,敢于披荆斩棘,敢闯没有的路,敢拓没垦过的荒。
孺子牛,甘愿俯首勤于耕耘,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老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五十年代生人,是一群经历了苦难,经历了坎坷,在草原在旷野在山谷,终生抗争,一世拼博的牛。
五十年代生人,是一群为家国辛劳的南方水牛,北方黄牛与雪域高原的牦牛。
五十年代生人,他们命蹇时乖,人生坎坷,三年困难,文革,上山下乡,晚婚晚育,下岗失业,艰难中寻业,困境中求生存,连续不断的劫难,横亘在他们面前。缺衣少吃,求学无门,就业无路,结婚生子也有重重阻隔,肩负上下二代生活重担的关口,他们却一夜之间失去了劳动权利,失去了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
五十年代生人,没有因命运多舛而退颓。顶着黑压压的乌云,迎着刺骨的寒风,脚踩着泥泞崎岖艰难前行,他们象牛一般的执拗,朝着希望,向着憧憬,唱着不屈的歌,踉踉跄跄却步履坚定,一步一抓痕,一步一血印,艰辛的走着。
五十年代生人,把热血汗水,洒在苦涩的路上,浇灌出一朵朵虽不漂亮但却挺拔小花,用粗糙与满是老茧的双手,为自己也为后人劈开荆棘,修筑一条虽不平坦却少风少雨的希望之路。
下面记叙的牛人故事并非杜撰虚构,而是鲜活与真实的,是五十年代生人在特定年代旅途跋涉的缩影。
雷石岩下拓荒牛
雷石岩是世居此地的父老对它的旧称,如今被官方改名叫玉石仙岩,它位于市区东北角杨坊,周边有新杨,井冈,红岩,石人与红杨等五个行政村几十个自然村。此地蕴藏着丰富的石灰石,祖辈们不知从哪朝代开始,就在这建起小石灰窑,点起了窑火,利用先人们传授的原始技能与大自然恩赐的资源,讨生活求生存,养儿育女传宗接代。
拓荒牛王劳模是杨坊父老乡亲眼中的能人名人。说起他,真的是妇孺皆知,大家都对他充满了敬佩与羡慕。敬佩他,凭着拓荒牛咬定青松,任尔东南西比风的闯劲,不断创业,闯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羡慕他,有温馨家庭和幸福生活,有足以让四乡八里的乡亲引以为傲的飞翔在蓝天的飞行员儿子。
熟悉的人都喊王劳模胜仔(Zai)。杨坊井冈村竹山下是他出生的小村庄,十八岁那年,怀着青涩梦想,走进了叶飞将军的故乡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在那支英雄部队先后当过小炮手与驭手班驭手。经过数年大熔炉萃练,又回到竹山下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
竹山下依山傍水,地势平坦,土肥水美。但人多田少,僧多粥少,这里的人还是生活拮据。胜仔全家当时六人:年岁已大的父母和二个弟弟一个妺妹。两个成年的弟弟先后告别家乡去了当兵。面临瞻养老人和自己成家立业的重担,怎样走出自己的幸福路?胜仔这位中等身材,精明睿智的后生,把坚毅的目光盯住了离竹山下不远的上岩下岩那被乡亲们称为雷石岩的地方。
靠山吃山是人们走向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生存必须物质最原始的方法。在生活的重压下,胜仔走出了竹山下的家门,朝着雷石岩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那时的劳累,那时的艰辛,是无法想象的。七十年代盛夏的一天,从安徽庐江探亲回来,我与他见面的情景,像烙印一般深深地镌刻在脑海里。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我们不是在客厅里喝茶,我们不是在树荫下聊天,我们更不是衣冠整齐的在农家乐侃大山,我们见面的地点竞在雷石岩一座山峰半山腰采石场的工作面!头上是突兀的山头,脚下是石骨嶙峋灰白灰白的石冈,再往下是七零八乱的大巨石小碎石。胜仔临时在倾斜的山坡上用钢钎硬生生凿出一小块仅能让他蹲得住的地方。他在这里做的是最苦最累最脏最危险的打炮眼的话。一柄大锤,几根钢钎就是他在这里工作的全部家什。上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空气中似乎看得见漂浮的热焰,发烫的山体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涌来灼人的热浪。胜仔他只穿一条短裤,肩头搭一条发黄的毛巾,额头和前胸后背密麻麻抪满了豆大的汗珠,赤裸的上身古铜色中略显黑色。打炮眼时溅起的石粉,把他的全身都浓浓的涂抹了一遍,全是灰濛濛的。我和他就在大锤撞击钢钎,钢钎撞击山体的叮叮当当的响声中,在这特殊再也没有再现重逢中,卷着喇叭筒,说起共同的以往,说起分别后的琐事,说起期待的未来…
交谈中,巜孟子 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饥肤,空乏其身"名言情不自禁涌上心头,踏平坎坷,奋蹄低首,砥砺向前的拓荒牛形象自然而然的呈现眼前。
太阳必将逐步突破黎明前的重重黑暗从东方露出第一缕鱼肚白,种子终究会从厚土出下冒出第一片嫩芽。在雷石岩迈开创业第一步的胜仔,从采石场走下来,一脚踏进了中型拖拉机驾驶室,又从那里转跨进“井岗山"汽车驾驶室,整天驮着满载石灰的车辆奔跑穿梭在赣粤二省之间的山乡道路上。
在披星戴月餐风宿露中,胜仔初尝了成功创业的果实一娶妻生子,为人夫为人父。租房把家安在了县城到杨坊的必经之地龙洲。
时光流淌,岁月荏苒。八十年代中期,精明勤勉的胜仔再次演绎了他的聪慧和创新,他把各自单独经营的私窰组织成立了石灰厂并任厂长,走出了一条由单打独斗改为抱团取暖,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抵御风险,效益倍增的新路,聘用了数十位乡亲进厂工作,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据此,胜仔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他的形象与事跡首次出现在市区闹市街区宣传橱窗内。
阳光总在风雨后,摆脱贫穷,走向幸福,胜仔迎来了创业奋斗路上初升的太阳,创业的种子终于由嫩芽茁壮成长为蓬勃向上含苞欲放的小树。创业成功,事业发展,也给他家庭带去了兴旺发达。胜仔首次拥有了市区某小区三居室住房和小轿车,长子也学业有成金榜题名,成了令人妒嫉眼红的某航空大学的天之骄子。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上世纪九十年代,凭着无休止的奋斗,胜仔早已斩断了穷根,早已衣食无忧,早已成了最早先富起来的人。但作为井冈村大队党支部委员的他仍没有停下创业的脚步,仍然一步一个抓痕的拱向他理想中的境界一让父老乡亲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窘境,让家乡宝贵矿产资源产生更多更大的价值,造福四乡八里。在他的主导和精心策划下,不知经过了多少个夜不能寐,不知闯过了多少障碍,这个夙愿终于得以实现。就在杨坊人世代居住生活的土地上,就在通向上岩下岩的三叉路口,就在离县水泥厂不远的地方,耸立起了村级企业水泥厂的高大建筑,杨坊人从此告别了传统落后,仅生产石灰的历史,“井冈"水泥从此走向四面八方。井冈水泥厂这个现代化企业就是胜仔创业路上的一座牌坊,是他创业路上如日中天的永志纪念,是拓荒牛精神颠峰表现,人们送给他当之无愧的农民企业家的赞誉。
创业艰难百战多。一路走来,一路艰辛。毒日与寒风侵袭,亲人去逝,资金与技术难题,窑炉高温炙烤,生产安全事故后的麻烦,没完没了的检查考核,屡讨不到的货款,困在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窘境,合伙人的算计…
都说一个成功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贤慧的女人,她在为前面的这个男人加油,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胜仔之所以能顺利闯出自己的天地自己的业跡自己的辉煌,其身后那位美貌泼辣且同样精明的另一半功不可没。婚前,她看中了胜仔身上那股不服输的牛劲,放弃了岿美山子弟自小就有的优越感与回乡知青身份,扑下身子在竹山下扎下了根。婚后,她相夫教子,默默挑起了生活重担。胜仔早出晚归跑运输,她一头扎进驾驶室和其同进出,跑业务,寻买主,催货款,同样水一脚泥一脚。胜仔掏金成功,自立炉窰烧石灰,她自告奋勇,义不容辞的当起了老板娘,在雷石岩下,在车来车往的喧嚣与烟尘中,搭起了她的“春来"茶饭馆…
用一句时髦流行的话,熣灿的军功章,有她的一半。
春去秋来,胜仔早由创业路调头拐入了颐养天年的秋分光景,但其创新追求精神依然不显山不露水的展现出来。玩甩鞭,抖空竹,他是市区第一人。邀上一二老友茗茶小酌,显另一种豁达闲雅。驾上那部车牌末尾三位数为八五八的东风标致白色轿车,乡村逛逛,山间走走,则又是一番享受。游三峡,观宝岛,一年数次赴长江边石头城一南京小住,享天伦之乐…他的晚年同样精彩丰富,与众不同,稍领风骚。
年初,听说他们在与杨坊一水之隔的云府小区新购住房,这是那年薪过百万,身兼东方航空机长和考官的儿子悄悄买下的。
前些时日,在那里我见到了喜上眉梢,正为装修忙碌,累且快乐的胜仔夫妻。
好酒陈底,醇香弥久。拓荒牛精神不但能创造丰富优厚的物质,也能创造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
(未完待续)
2020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