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寻亲活动的感慨
荣玉奇
我的内弟,叫史印峰,今年62岁。最近不幸走失,经过各位亲属和朋友们的艰难搜寻,经过81个小时(三天三夜零9个小时)的生死磨难,终于被孩子们找到。这一过程中,我感慨颇多,情绪激动,心里始终在涌动着什么,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写下这一段文字。
我这位内弟,是一位纯朴的农民,在老家种过地,种过水果,经过商,后来在市区开了一个修车摊。由于性格憨厚,平易近人,待人和善;为人处世不会耍心眼,直来直去,善于吃亏,因此年轻时,被村里人送了一个绰号——“傻三儿”(在兄弟排行中为老三)。
其实,我这位内弟,一点也不傻。他这个“傻三儿”的绰号,不禁让我想起电视剧《北京四合院》中的“傻柱儿”(由著名影视演员何冰饰演),“傻柱儿”在该部电视剧中,就是一个非常受人喜欢的形象。
说起我这位“傻三儿”内弟,傻人还真有傻福气。他儿女双全,家庭幸福,孩子聪明睿智,非常有出息。女儿毕业于邢台师范,现在就职于育才小学,是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由于勤奋好学,不仅读完了业余大学,还获得了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儿子毕业于河北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河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现在就职于市第一中学,是一名优秀的高中物理老师。女婿和儿媳都是医生,一个是硕士研究生,一个是本科生。内弟媳,在市聋哑学校上班,已经退休。应该说,内弟的家庭,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羡慕的家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不幸的是,几年前,内弟忽然患了大脑萎缩的疾病,虽经积极治疗,还是慢慢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最近发展为神志不清,出行不便,出门后自己找不到家。因此,每次出门,必须由弟媳陪伴。
今年12月19日上午,内弟在弟媳陪同下,一人骑一辆自行车,一前一后在冶金路上骑行散心。大约10点半左右,他们来到新八一路路口,弟媳扭头一看,骑车在她后面的老公,突然不见了,她立即返回寻找。可是,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内弟居然走失了。情急之下,弟媳立即拨打了女儿和儿子的电话,他们几个开始寻找。不知什么原因,越是着急越是找不到。
我和我老伴的亲戚,在邢台有十几家,所有亲戚加起来有几十口,为了联系方便,建了一个“一家亲”微信群。弟媳和孩子几个人,寻找未果,立即把内弟走失的消息,发到“一家亲”群里。于是一场声势浩大、长达81个小时的寻找亲人活动,开始了。
这场寻亲活动,大家出谋划策,共同协商,齐心协力,表现出很强的团队精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家分头行动,有的骑电车寻找,有的开车搜索,有的步行查看;有的调看监控录像,有的印发传单,有的联系报社、电台、公安,有的在家给各县救助站打电话,有的登录各种寻亲网、救助站发信息,还有人联系了无人机在可疑地段搜寻……大家分工合作,配合默契,都有一个共同信念:尽快找到亲人!
这场寻亲活动,大家不怕苦,不怕累,早晨顶着星星,晚上迎着月亮,可谓是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坚韧不拔,四处奔波。表现出了坚韧不拔、不离不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精神,令人感动!
这场寻亲活动,不仅在邢台居住的所有亲戚都出动了,老家新河县的亲戚,石家庄的亲戚,也有不少人闻讯立即赶到邢台,加入寻亲队伍。可谓是男女老少齐动员,争分夺秒寻亲人!其精神可歌可泣,温暖人心。
这场寻亲活动,告诉人们一个浅显道理:在关键时刻,危机时刻,困难时刻,个人力量非常渺小有限,必须依靠团队精神,必须发挥亲情力量。团结的力量巨大,亲情的凝聚力超人!
这场寻亲活动,有许许多多感人的画面和情节,时时刻刻在感动着我:丽梅、维东的坚韧不拔和坚持不懈;蕾蕾、立房的机智果敢和聪明智慧;荣慧、维丽的处变不惊和稳定不乱;伟芳、李芳的亲密合作、协调指挥;维敬和九梅的不辞辛苦、尽心尽力;(恕我不能把名字一一列出)还有各位亲戚朋友的无私奉献……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在这场寻亲活动中,还让我感受到现代科技的作用,现代信息、网络沟通,也发挥了非常可观、不可替代的作用。81个小时之中,“一家亲”微信群里,呼叫声、联络声始终不断,可谓是人声鼎沸,热闹异常。群内的各种语音留言、文字留言、现场图片、定位图片等等,少说也有几千条。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感动上帝——亲人在育英路地道桥上一片废墟中被发现。当发现亲人那一刻,丽梅和立房两个孩子,喜极而泣,泣不成声,声音颤抖。亲戚朋友们听到他们哭诉声,无不欢欣鼓舞,同时留下激动的热泪——经过长达81小时的艰苦搜寻,亲人终于找到了!
这场寻亲活动的结果,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善良之人,必有好报!也许正是我内弟的善良本性,在他遇到危难的时候,终于受到上帝的眷顾——好人自有好报!让我们大家为内弟祈祷吧:大难之后,必有后福!
在得知亲戚找到的那一刻,我忽然想起王国维讲的“三种境界”中那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啊,这种境界,这种结果,看似偶然,看似“蓦然回首”,其实偶然中隐藏着必然——那就是亲戚们坚定不移的信心,决定了这种结果。
参与这一寻亲活动一位朋友——林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曾经无限感慨的撰写了一副对联,表达他的感受:
三昼夜独自忍饥寒,
一家人齐心觅踪迹,
横批:天遂人意
我看到后,也来了一副对联:
八十小时艰难寻找,坚韧不拔;
三天三夜披星戴月,决不放弃。
横批:感动上帝。
我内弟的外甥荣岩(天津财经大学副教授),虽然远在外地,但他始终在紧张关注着这场寻亲活动,得知舅舅被找到,感慨万端,立即赋诗一首:
孤灯长夜不成眠,
耿耿星月照人间。
世上纵有离乱苦,
真情犹可感苍天!
在这篇文章结尾的时候,我借此机会,非常感谢各位乡亲朋友的热心帮助,关键时刻伸出援助之手!
非常感谢QQ群、微信群里的各位热心网友,帮助我转发寻亲信息,扩大影响,提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