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经济发展领头羊
眉县金渠镇副镇长柳方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纪实
陕西 / 蔺红妮
2020年8月25日,我有幸参加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艺术家走进眉县釆风活动”。眉县党校党建工作突出,是全省党建工作的典范;眉县的千亩荷塘,驰名全国,是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眉县的猕猴桃产业欣欣向荣,是全国猕猴桃产业示范园。眉县经济文化产业繁荣的背后离不开各级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带领群众创富的“领头羊”。眉县金渠镇副镇长柳方明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
初次所见,柳方明副镇长给我留下了不善言辞、务实、温和、敦厚的印象,这与他带领金渠镇村干部、群众取得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骄人成绩形成明显的映衬。他23岁担任河底村生产队长,27岁担任村委会主任,41岁成为全县招考的唯一副镇长。
近几年依托国家产业园项目,在园区内为1000亩猕猴桃实施架材改造,实施“智慧农业”项目,目前是全国最先进的农业设施。金渠镇的农民在西农大农业专家和眉县农业局技术专家的定期科技指导下,在全县率先熟练掌握了猕猴桃十大关键作业技术,由此带出了一批含金量高的“土”专家,带动了全县及周边地区猕猴桃产业的蓬勃发展。猕猴桃如今已成为金渠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柳方明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50余人从治理“三堆”、“六乱”入手,打响全县环境整治“第一炮”。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优化村庄街道环境,把不作务的荒地变成“宝地”,修建游园,栽植风景苗木,砌切花坛,架设太阳能路灯,喷涂墙面,整修统一的村民房屋风格。
柳方明副镇长积极争取政策投资,制定全方位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新修了54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组建群众锣鼓队、秧歌队、秦腔自乐班,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村史馆”、“幸福院”更为乡村振兴加分。
他常常对群众说,“帮困、扶危、助残是人之根本,更是村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谁有困难,就来找我”。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河底村形成了助人为乐,孝敬老人的良好村风。但也因为他的刚正不阿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对他的名誉和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干部敢干、能干、苦干勇当经济发展’领头羊’”这是《人民日报》对眉县各级领导的整体评价,在参观眉县党校时,党的初心教育主题环节有这样一句话,对普通干事创业者来说,初心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迷途困挫中的责任与担当。铅华尽染时的恪守与坚持。
对柳方明来说,初心就是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就是融入血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就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柳方明带领村干部,率先建成新农村五星村,升级晋档二类村,2019年金渠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370元。他多次被省、市、县各级组织评选为“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村官”“优秀公选干部”等荣誉称号 。
蔺红妮,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会员,《宝鸡文学》主编,爱好文字,主要撰写科普类文章。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