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变戏法的蟹
缪荣株
当100斤野生溱湖簖蟹为县改市宴请送到局里时,行政科长汇报局长说:母蟹、个大、鲜活。局长乐了。
科长在送蟹人面前嘀咕:“局长家里也送点尝尝!”送蟹人微笑。送蟹人想,局长家里送,科长也不能怠慢,价钱出在他嘴上,要向他拿老人头呢。科长说完,关照秘书将蟹送到宾馆餐厅。
县改市宴请的二十桌上,局长满面春风地向客人招呼:“慢吃,慢喝,还组织到一批溱湖簖蟹,母蟹、个大、鲜活。”大家乐了。接着局长不厌其烦地介绍起溱湖簖蟹的来历:每年二、三月份春暖花开,蟹苗从长江入海口溯流而上,寻找栖息之所。溱湖水流平缓,沿岸泥滩之处尤其适合它们穴居生长。加之这里水质清纯,气候温和,草食丰茂,所以溱湖的螃蟹生长迅速,肉质腴嫩,膏体丰厚,滋味也就特别鲜美。一到八、九月份,成熟的螃蟹又纷纷离开第二故乡,沿着当初的路线回游,返回“娘家”交配产卵。游回的壮蟹,一碰上直立地插在水中的一排排竹箱,便纷纷改道向两边爬去,结果一只只翻落渔人预设的篾篓中之中。如果不是体肥肉壮的大蟹,便无力回游,所以簖蟹不像网捕蟹那样,不管小蟹、瘦蟹、病蟹统统网罗进去,而是只只个个肥体大。买蟹的顾客一般都喜欢挑选团脐的雌蟹,因为在雌蟹的腹甲下除了被称为“海和尚”的一个小小胃囊外,几乎全被橙色的蟹黄填满。秋风响,蟹脚痒。这时候螃蟹的性腺完全成熟,蟹黄的体积更加膨大,滋味也愈加鲜美。
参加县改市宴请的二十桌客人们听了局长热情生动的介绍后,宴会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不少人都流下了口水,有人大声称赞局长是溱湖簖蟹的美食家。这批客人吃蟹是家常便饭,只是隆冬季节吃到溱湖簖蟹实属不易,二百多元一斤呢。摇摇曳曳亭亭玉立的小姐端着大红镀金的盘子装着橘黄色的蟹送上来了。大家一看傻了眼:“母蟹全变成公蟹,大蟹变成了小蟹,鲜蟹变成了死蟹。许多蟹脚已掉,软乎乎的。一只只蟹活像一只只癞蛤蟆。客人们一只也没有动。局长的白脸变成了冰凌问科长:“蟹怎么变了?”科长把冷峻的目光投向秘书。秘书似乎掌握了什么,嘴也来得快:“经手不穷,接蟹的有饭店经理、炊事员、后面还有端蟹的小姐,你们问我,我问谁?”
局长和科长的脸变得温和起来,到现在也没追查蟹变之谜。
摘自《姜堰坝口故事》

作者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11月5日已发14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