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巩义康百万庄园
文/青青芳草
“康百万庄园"是明清以来对“中原活财神”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封赐而闻名天下,并获得了“康百万"的称谓。康百万庄园是中国三大庄园之一,同时也是中原三大官宅之一。这座庄园建有院落33座,楼房共计53座,另外还有73孔窑洞和一千三百多间房舍,建筑规模从初期位于山腰一直建到了山顶。距离巩义市区2公里,交通便利。
康百万庄园最典型的特点是庄园依靠邙山山体而建,把天时地利的条件运用到了极致。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构成了康百万庄园独具的风格。康百万庄园保存下来的有住宅区、栈房区、作坊区、南大院、祠堂区等十大部分。走进黑漆色的大门,是一条通往庄园的陡坡门洞,穿过门洞则来到了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庄园的雕刻很多,且多以人物、花草鸟兽为主,在康百万庄园,你还可以看到雕刻艺术宝库的瑰宝一一金丝楠木木雕顶子床。据说,木雕顶子床,当时耗时17000多工日,顶子床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采用了各种雕刻艺术,并雕有三十六幅图案,整个顶子床都是组合在一起的,由十七个部分组成,可拆可合。雕木顶子床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仅能供主人休息睡觉,还提供了丫环伺候主人靠歇的雅室。
走进康百万庄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康百万庄园无处不在的匾额,或悬挂门头,或嵌于廊柱。这些匾牌,都是国家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同时它也显示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品味。尤其是悬挂于正堂的“留余匾”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同治年间进士牛谊所题。它的形状犹如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告诫后人:“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庭;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这块留余匾成为康氏家族的家训,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要把福禄寿财都享尽占尽,把它留给需要它的人。这块“留余匾”不仅教育了康家的后代子孙,也教育了游客临时让一步,自有余地;临时放宽一分, 自有余味。
岁月虽然流逝了四百多年,康百万庄园的青堂瓦舍也早已显得苍老,但走进康百万庄园,仍能感受到康家的荣辱沉浮,仍能找到历史的痕迹。康百万庄园不仅代表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也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