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勾沉·解读诺贝尔
文/梁成芳,图/网络
全世界最重要的科学奖项之一的“诺贝尔奖”,是所有化学家、物理学家、文学家等等梦寐以求的奖项。每年12月10日,全世界的眼睛都关注着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因为在那里最新的诺贝尔奖的得主将诞生,而这个奖的设立者就是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
弗雷德 · 伯恩哈德 · 诺贝尔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死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出来,用以奖励后人,鼓励他们攀向更高的科学高峰。他的名字和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载入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
一、 好奇、好学、好动的童年
1833年10月2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出生。他父亲伊曼纽尔是一位天才的发明家。母亲是因发现淋巴管而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鲁德贝克的后裔。
但是诺贝尔的家境却不好,尽管父亲是很有才华的机械师、发明家,却因为经营不佳,屡受挫折。后来,全部家当又被大火烧毁,生活完全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要靠借债度日。诺贝尔的两个哥哥甚至在大街小巷卖火柴,以维持家庭生计。由于生活艰苦,诺贝尔生来就身体不好,这使他不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样活泼欢快,当别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他只能充当旁观者。童年的境遇,让他形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但受父亲的影响,他对发明也充满了兴趣。
诺贝尔8岁时才开始上学,却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一生受过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到他10岁时,由于父亲在俄国开了一家军用机械厂,全家迁往俄国彼得堡。
在俄国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无法进当地的学校念书,只好在当地请了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诺贝尔虽然体弱,学习却特别勤奋,他好学的态度,不仅受到教师的赞扬,也赢得了父兄的喜爱。
然而到了他15岁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负担学费,兄弟3人只能停止学业。诺贝尔来到父亲的军工厂当助手,他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凡是他见识到的那些重要学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
诺贝尔对工厂里的黑火药很感兴趣,他偷偷地带了一些回家,把火药放在纸筒里,然后竖立在草地上,点火,火药会“咻”的一声,在夜空中喷出漂亮的火花。他又模仿父亲的发明,试图做地雷来玩。被父亲知道后,严厉禁止了,但他依然对这种奇妙的东西产生了兴趣。
1850年,应家庭产业的需要,父亲派诺贝尔去巴黎学习化学知识,一年后,诺贝尔又去美国在船舶设计家艾里克逊指导下学习4年。在美国,他学会了有关机械制造的技术,掌握了丰富的热学和力学等科学知识。他认真观察和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国语言的学者和有着丰富科学知识和科学训练的科学家,虽然他没有取得任何学历。
二、 “科学疯子” 的由来
1854年,诺贝尔回到了俄国,两个哥哥全身心投入于企业的复兴,而他则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心爱的发明创造。不到三年的时间,他就完成了3项发明:气体计量仪、液体计量仪和改良型的液体压力计,并取得了专利。
尽管这些发明不是很重要,但是它鼓舞了诺贝尔,他决心投入更多的热情到新的发明创造。他结合父亲对炸药多年的研究,以及自己少年时代的记忆,决心从机械方面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早在1847年,意大利的索伯莱格就发明了硝化甘油这种烈性炸药。它的爆炸力是历史上任何炸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这种炸药极其不安全,一不留神,就可能会使操作人员粉身碎骨,索伯莱格中断试验也是因为受伤的缘故。但是雄心勃勃的诺贝尔决心把这种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
从1862年夏天起,诺贝尔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个过程充满危险和痛苦。死亡时刻都有可能降临在他身上。
经过50多次的精确试验后,年仅30岁的阿尔弗雷德 · 诺贝尔,在1862年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发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作为炸药的引爆物,胜利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雷管就是这样发明的。这是他第一项划时代的发明,也就是所谓的“诺贝尔专利雷管”,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发明雷管的时候,正值欧洲工业革命的高潮期。开发矿山、挖掘河道、铁路修建及隧道的开凿,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烈性炸药,硝化甘油炸药的问世受到了普遍欢迎。
诺贝尔和父亲计划成立一家诺贝尔硝化甘油公司。为了筹集资金,诺贝尔去往法国,四处拜访巴黎银行,介绍他的伟大事业。但是,没有一家银行愿意贷款给他。后来,幸运的是,法王拿破仑三世对他的发明很感兴趣,认为硝化甘油将大有用途。诺贝尔因此取得了10万法郎的贷款。诺贝尔和父亲在斯德哥尔摩郊外,筹建了一个小型试验工厂,这就是诺贝尔火药工业公司的前身。
诺贝尔事业才刚刚起步,一次惨裂的打击降临了。
1864年9月3日,历经无数次磨难的工厂再次发生大爆炸,诺贝尔新建的硝化甘油工厂被夷为平地,更不幸的是,诺贝尔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其他4个助手也在这次事故中丧生,他自己身负重伤。诺贝尔的父亲也因此深受打击。而工厂周围的邻居们因为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提出控告,此后,政府禁止诺贝尔这个“科学疯子”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将政府的禁锢放在一边,不顾亲人的眼泪,诺贝尔百折不挠,陆地不行,他就在梅拉尔湖上租了一条破船,重新建立工厂。这个湖上工厂只能在湖中心活动,一旦漂流到岸边,就会遭到居民的唾骂和攻击。经费短缺、设备简陋和别人责难的艰苦状况,一点儿也没有动摇诺贝尔的决心。在历经诸多挫折后,第二家公司,终于被许可在荒郊建厂。
硝化甘油炸药推动了世界科技的快速进步。诺贝尔的克鲁伯炸药工厂在不断地壮大。1864年,供应硝化甘油炸药达3120吨。其间通过不断改进原有炸药,1867年,诺贝尔用25%的多孔硅藻土吸收75%的硝化甘油,成功地制出了安全的黄色炸药。
不久,德法战争爆发了。当时德国被称为普鲁士,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法国完全无力抵挡新的炸药的巨大威力,最终向普鲁士投降。诺贝尔听说因炸药而死伤的士兵令人惨不忍睹,心中的愧疚油然而生。然而,一样发明产生出来,发明者对它的应用却无法控制,一方面,炸药在新世界的建设诸如公路、铺桥中作用巨大,但是另一方面,人类贪婪的本质引发了战争,炸药也不可避免地沦为危险的工具。
1875年,诺贝尔又将92%的硝化甘油与8%的硝化纤维混合,制成了具有更强威力的炸药,可用于岩石爆破。1887年,诺贝尔多次试验,又制出了无烟火药,适合用做枪炮子弹的发射药。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众多,光专利就有255种,这当中仅炸药就达129种。他的发明兴趣不仅限于炸药,作为发明家、科学家,他想象力丰富且毅力坚强。他曾经研究过合成橡胶、人造丝,尝试过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零部件等,也曾试图合成宝石。尽管与炸药的研究相比,这些研究的成果微不足道,但是他那不畏挫折、积极探索的精神却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诺贝尔是一位货真价实的亿万富翁,他的财产总计可达30亿瑞典币。但是他与很多富豪截然不同。金钱和财产在他看来不值一提,在他母亲去世时,他将母亲留给他的遗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机构,仅仅留下了母亲的照片,以做永久的纪念。他说:“金钱,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够用了,多了就会成为遏制人才的祸害。对于儿女,父母只需留给他们教育费用就行了,如果给予多余的财产,那就是错误的,那就是鼓励懒惰,那会阻碍下一代个人独立能力和才干的发展。”
于是,诺贝尔不顾他人的劝阻和反对,在遗嘱中将他的全部财产捐出来作为一笔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作为奖金,用以鼓舞那些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奖金分成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及支持和平事业5份。为了纪念诺贝尔,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他去世这天,即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
2020.12.27, 晋中 · 大学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