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诗者的范本:《七十枚跳动的红宝石》
尚丽清
诗歌,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是语言文学的至美凝聚。她的美丽光照千秋,由仰慕到追随是最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因急于求成,从古至今,“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者屡见不鲜。为此,我建议热爱诗歌创作的朋友们,认认真真地去阅读一首诗,去咀嚼咀嚼“为赋新词强说愁”,希望能悟出其间的提醒、揭示,乃至批评。
生活中,我们都能一眼看穿赵本山西装下旅游鞋的不伦不类;也很容易被大街上浓妆艳抹的老妪骗取眼球。但在多次的被骗后,原有的那种不屑,因了司空见惯,潜意识地麻木着神经。这种麻木,如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一般,肆虐开来,蔓延至文学圣地。诸如“旧瓶装新水”,“新水”中却充满了杂质;自由诗自由到体型偏胖,却仍要追赶时髦,掖起半边衣襟,去充当“女汉子”,全然不顾自己腆着的大肚子。这种种怪现状,令文坛老将如担忧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中,裸脚腕奔突的少男少女的前景般发出阵阵慨叹:堪忧啊,堪忧……
于是奋起,力挽狂澜。《七十枚跳动的红宝石》,便是老诗人乌吉斯古冷的师德垂范。

乌吉斯古冷老师在诗歌的道路上,奋斗了五十余年。1992年出版第一部诗集《高原月》;2000年出版第二部诗集《饮一杯月光》;2019年,在即将步入耄耋之时,出版第三部诗集《七十枚跳动的红宝石》。诗歌创作成果可谓丰硕。曾举办五次“塞北星杯”诗歌演唱会,多次受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的表彰与奖励。与乌老师探讨过诗歌创作的同仁,都知道乌老师对于中华民族古典诗歌的态度:不得了!博大精深,不是常人能操作的!不知道别人,我是轻易不敢触碰的!所以,面世的诗集或刊发的诗歌,多为自由体诗歌。
人们口中的中华民族的古典诗歌,皆以唐诗宋词为代表。宋词且不顾及,仅唐诗这块硬骨头,能玩得转的寥寥无几。在“旧瓶装新水”时,花拳绣腿地比划了半天,也只是皮毛。律师绝句的大致体型似乎拥有了,但骨骼经络的血脉相连,无论努力与否,都难寻踪迹。多数操刀者,恐怕潜意识里不懂得顾及。有时顾得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顾不了首颔颈尾到底哪里必须对仗,哪里必须用典。更顾不了到底是上联韵脚为“平”还是下联韵脚为“平”。故而,当今“文化人”家门上贴的春联,上下联贴反了乃平常小事也。说得更干脆些,不晓得什么上下联。自我调侃,受那累干啥,没用!没人看!但遇到大可炫耀一下的时机,那胆子就大得令人咋舌了!孰不知,自己正被看风景人在楼上嗤之以鼻。
好在大多数朋友颇有自知之明,徜徉在自由诗的国度,自得其乐。那么,有朋友就要发话了:如此说来,这“自由诗”似乎太好操作了!非也!我们当地人有句老话:鞋大鞋小不能走了样子。这自由诗的“样子”,绝对离不开中华民族古典诗词的精髓:形式美、韵律美、意境美。渗透在自由诗中,唯美,应是自由体诗歌创作秉持的原则。由此可见,这“唯美”恐怕是自由诗创作中的难中之难,因为它相关诗歌的意境。所以,一些有心人便会刻意地去创设意境,结果,难免会搞出东施效颦的不尴不尬。因此,能创作出对得起读者眼球的自由诗,也是大有学问的事情。
如此铺垫而又铺垫,谨为初学写诗的朋友,能沉下心来,谦虚那么一点点,多研读些上乘的自由体诗歌。哪怕是仅仅刻苦钻研了一首经典现代诗。
现在,我们便从乌吉斯古冷老师的诗中寻访一下诗歌的“三美”。尤其是意境美。
迎来的那一声/“哞——”的问候/滑过木桩上拉起的绳子/上空轻轻掀开草原的天窗/黎明坐在山顶上饮一碗奶茶 /打开的包门关上/紫纱巾流动在晨风里/“叮咚叮咚”——草原上第一曲琴声/奶桶里落一轮月亮/月亮之上/盈盈一轮紫月亮/——《月亮之上》
朋友们熟知,中华民族的月亮,象征着美好与幸福。那“月亮之上”又是什么呢?怀着好奇步入诗篇。全诗仅11行,秒间答案:月亮之上/盈盈一轮紫月亮。然而,“紫月亮”,费思量。便有了再次阅读。
月亮还没有离开舞台,牲畜们便有了要吃要喝的吆喝声。被牛儿唤醒的女主人,一天的忙碌开始了:挤牛奶……这些草原人最熟悉的生活,在诗人眼中幻化成最富有诗意的画面:
恢宏的天幕上,一轮明月被诗化为一碗奶茶,“黎明”这位最了不起的人物,在独享这碗“奶茶”,成了黎明到来月亮退场的大胆想象。地面上,勤劳的额吉为亲人熬奶茶做准备:挤奶,“叮咚叮咚”,是额吉用手熟练地挤奶的收获,是“草原上第一曲琴声”。但奶桶里落的那一轮月亮,就大有文章了:是牛奶?是明月?抑或牛奶+明月?甚至是牛奶+明月+额吉的笑脸?“月亮之上,盈盈一轮紫月亮”,不就是围着紫头巾的额吉嘛!黎明到来,开启幸福之门的额吉,是意境美魂之所在!月亮之上,美好与幸福的源泉,是亘古不变的勤劳。这该是诗人的点睛之笔。
我们看到,诗人在这里并没有煞费苦心地创设意境,仅是将最真实的生活,通过最美丽而贴切的艺术加工,便构建了意境美,令我们在爱不释手间,如刚刚饮过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一样,每一个毛孔都无比舒畅。
但这些仅属初浅的阅读所得,唯有进一步的赏析才能拥有为诗的秘诀。为此,特将自我的一些学习心得与朋友们分享,以求共勉。
在深阅读时,可采取如下方法:一、闭目回放法。闭目回放法遵循的原则是“大处着眼”。即从作者的立意、写作特色上,力求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
全诗共11行,分2节,每一节可视作一个蒙太奇特写镜头。第一个蒙太奇特写镜头生发的联想:那碗奶茶太诱人了,只是有点高不可攀。但黎明之神有的是妙招:他爬到山顶就够着了!语出惊人!喝到奶茶时的情状,那一定是既温暖又幸福,而且,还有洒脱与自得。大胆而新奇的想象,是第一节的匠心所在。在大胆而新奇的想象中,意象充满了神话故事的色彩。不,属典型的微神话故事。拟人的修辞手法是构建神话故事的基石。而连天神都视作很享受的奶茶,那绝对是人间美味!于是,自然过渡到第二节。
第二节——第二个蒙太奇特写镜头出现:额吉早早起来为一家人操劳。天上人间紧密相连的那条红线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字里行间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有对亲人馈赠温暖的感恩。
闭目回放中,你仿佛听到有99只鸟在同时歌唱,你实现了由大饱眼福到大饱耳福的升华,实现了天地人的自然合一。你沉醉在作品的意境美中,久久不能自已。
麻雀解剖法。即“小处入手”。小处入手虽不需要大家在显微镜下采撷珠贝,但需要朋友们有最诚恳的态度。
修辞手法:1.拟人。“黎明”,一种自然现象被人格化;2.比喻。把“一轮月亮”直接喻为“一碗奶茶”,属比喻中的借喻,本体、喻体间的相似点是颜色与形状。把挤出来的奶“叮咚叮咚”流入奶桶的声音比喻为“琴声”。3.借代。用“紫纱巾”借代围紫纱巾的额吉;用“紫月亮”借代额吉的笑脸,以及对生活充满美好追求、并为自己能给亲人增加幸福感而幸福的人。
描写方法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虚写与实写相结合。第一节借助想象侧面描写草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属虚写;第二节正面描写创造美好生活的主人公——额吉的勤劳。侧面描写的作用是为正面描写做铺垫,映衬作者要讴歌赞美的人物。虚写在为画面增加奇幻色彩的同时,更突出了主人公的伟大。细节描写:“打开的包门又关上”。通过额吉一个习惯性的细小动作,展示了额吉对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
写景特点1.动景、静景相结合,使诗歌描绘的 生活不但有声有色,而且真实可感,令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动景“:哞——”的牛叫声,“叮咚叮咚”“流动的紫纱巾”等;静景:“草原的天窗”“一轮月亮”“包门打开又关上”等。2.时空转换,画面富有动感。诗人的叙事由地面引发,引领我们的视线由低到高,自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黎明时分。第二节:锁定地点——蒙古包外。导引我们的视觉角度由高到低。在视觉角度的转换中,感受到整体画面发散着浓浓的温馨。
声律上,诗人并不刻意追求句句押韵,但我们读到的诗句,即使隔行押韵与否,仍能拥有明显的节奏感,无论短句还是长句,读来皆是朗朗上口。这得益于作者拟声词、叠音词自如运用的美好效应。
(五)语言上,可谓平实、明朗,切近生活,而且,将口语入诗,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与生命力,在接地气的同时,诗歌更富有了亲和力。
(六) 以点带面,归纳总结:1.题目“月亮之上”,诗眼是“之上”,作用:引起阅读兴趣;2.结尾:“月亮之上/盈盈一轮紫月亮”,自然呼应题目,并揭示中心。3.草原情结。“窥一斑而知全豹”,草原情结是渗透整部诗集的思想感情,对草原人民、草原生活深切的热爱,是诗集的主旋律。与席慕蓉的《时间·草原》相比,《七十枚跳动的红宝石》中草原的生活表现得更具体,草原的人文气息更浓郁。4.形式美。纵观全集,多为比较工整的诗句,且短诗居多,整体呈精美状态,诗友们捧读,绝无阅读之累。
我坚信,朋友们在每一次的深度欣赏后都会有所收获。如若对黎明到来月亮还在天上心存疑惑,那就会去投入观察;由观察一次乃至观察一年365次,那结果将会有更新奇的发现。而且,会有一石二鸟的惊喜出现。《草原日出日落》“一天有两个红日”的谜团也将破解。朋友们在如此刻苦钻研之后,便不会再去生硬地创设意境了,自然也不会搞出贻笑大方之文字游戏了。或许,在立意上还能获得质的飞跃,也能创作出有新意、去粉饰的经典美文呢!
诗集《七十枚跳动的红宝石》以叙事诗居多,《月亮之上》可代表作者叙事诗的一些特色。更希望脍炙人口的《搏克手》《阿日嘎勒》《草原风》《毡房的炊烟》等,皆能成为学写自由诗朋友的范本,且皆能从中受益良多。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潜移默化中,愿我们都能多一点做人的踏踏实实,少一点世俗的急功近利;多一点对诗歌的由衷敬畏,少一点率性的粗制滥造。若能切近这“两多两少”,为诗者的人生自会拥有相应的价值。
【作者简介】
尚丽清,女,1963生,呼和浩特市人。1980年考入呼和浩特市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1982年开始在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九中学任教,坚持业余创作。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著有诗文集《偷一个太阳给自己》(远方出版社,1999年)《送一个月亮给知己》(远方出版社,2004年)《踩着落叶走过》(远方出版社,2018年)。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诗歌《沉默的季节》《那年没有雁行》《一路歌声》在“中国诗歌十年”(1993—2002)征文活动中获实力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