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子傅聪 诗意肖邦
文/孙虎林
清晨打开手机,惊闻著名钢琴家傅聪先生因罹患新冠肺炎在英国病逝,享年八十六岁。这个多灾多难的庚子年,临近岁未,又猝然收走一位杰出的钢琴大师。也许,天堂里也需要乐声。此刻,仙乐声声中,一缕响遏行云的音乐之魂袅袅然融入蓝天深处。

知道傅聪,缘于一本三联出版社出版的《傅雷家书》。这对举世闻名的父子,鸿雁往来中,畅谈艺术人生,纵论人格修养。让一代代青少年读者受益匪浅。可以这样说,《傅雷家书》是引导青少年人格养成和提升艺术素养的精神圣经。傅雷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大翻译家。他以精准传神的文笔翻译了巴尔扎克的诸多名著。对爱乐人说来,最喜欢他译著的罗曼•罗兰音乐史诗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作为傅雷之子,傅聪是幸运的。家学渊源,诗书熏陶,铸就了他敏感细腻,诗情洋溢的书卷气质。

父亲傅雷无意中发现了儿子傅聪的音乐潜质。于是,让他拜雷垣先生为师学习钢琴演奏。那时,傅聪已八岁。相对于绝大多数琴童四五岁时即触碰黑白鍵盘,起步于钢琴初学者的最佳年龄段。也许,傅聪接触钢琴晚了几年。但对一个有着天才潜质的琴童说来,一点儿也不晚。他庆幸上天赋予自己喜好音乐的天性。他只有不负造化,刻苦努力。

很快,雷垣先生就惊喜地发现小傅聪身上蕴藏的惊人才华,他向好友傅雷建议,让傅聪再拜名师提升琴艺。于是,傅聪师从上海工部局乐队(上海交响乐团前身)的钢琴家梅百器学艺,琴艺日进。1954年8月,年方弱冠的傅聪公派波兰留学,那可是钢琴诗人肖邦的故乡。不到一年,傅聪即获殊荣。1955年3月,在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荣获第三名,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从而成为第一位在国际性钢琴比赛中获奖的新中国音乐家。要知道,这项饮誉国际乐坛的钢琴赛事名家云集,高手如林。论资历,傅聪是最弱的一个。但天资聪颖的他后来居上,凭借超强实力力压群雄,赢得了肖邦权威专家的首肯,这比荣获大奖还值得庆幸。一个东万青年,能把西洋乐器玩得得心应手,炉火纯青,把肖邦作品演绎得出神入化,足见功力非凡,实力不可小觑。果然,傅聪就此在世界乐坛大放异彩,声誉鹊起。

1958年,面对国内纷纭多变的局势,傅聪怀着复杂的心情,为了心中视若生命的音乐事业,万般无奈中,从波兰出走伦敦。此前,傅雷先生已被打成右派。从此,海外多了一个黑眼晴黄皮肤的游子,也多了一位琴艺精湛的华裔钢琴家。他将美妙的音乐传遍全世界,足迹遍及五大洲,被誉为“中国的钢琴诗人”。
傅聪,这位温文儒雅,潇洒俊朗的钢琴王子,以自己超凡的钢琴演奏水准,弘扬独特的东方文化气质。傅聪曾说,“我的东方人的根真是深,好像越是对西方文化钻得深,越发现蕴藏在我内心里的东方气质。东方自有一种和谐,人和人的和谐,人和大自然的和谐。东方的艺术是要化的,因为化了所以能忘我。忘我所以能合一,和音乐合一,音乐、音乐家、听众都合一。”因此,他的音乐总是那么和谐优美,如春风化雨滋润听众心田。傅聪所到之处,总会刮起一股中国旋风。他秉持一颗赤子之心,将思念祖国的痴情倾注于乐声之中。莫说他远离祖国,他的心一刻也未还离故土。他的杰出成就,本身就是对祖国形象的绝好宣传。1979年,傅聪出席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上海作协主办的傅雷朱梅馥追悼会。这迟到的祭奠,是对傅雷先生在天之灵的告慰,也是对傅聪的极大安慰。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年回国讲课,举办音乐会。以此回报祖国,他深情地爱着这片土地。
作为钢琴大师,傅聪擅长演奏古典音乐,尤其钟情肖邦作品。他是肖邦作品的绝佳诠释者,他在用灵魂演奏肖邦。那如山涧清泉一般的乐声潺潺流淌,散发出清新迷人的艺术气息。那流畅宛转的乐音,如风过林梢,珠走玉盘。一切都是那么细腻传神,丝丝缕缕中,飘逸出神性的光辉。他抓住了肖邦音乐的神髓,热情,真挚,圣洁,超凡。他以玉树临风的东方气质,走进肖邦恬静唯美的艺术世界。正如德国作家,诺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所言。“从技法来看,傅聪的确表现得完美无瑕,较诸科尔托和鲁宾斯坦而言毫不逊色。但是我所听到的,不仅是完美的演奏,而且是真正的肖邦。那是当年华沙及巴黎的肖邦,海涅及年轻的李斯特所处的巴黎。我可以感受到紫罗兰的清香,马略卡岛的甘霖,以及艺术沙龙的气息。乐声悠扬,高雅脱俗,音乐中韵律的微妙及活力的充盈,全都表现无遗。这是一个奇迹。”这是年逾八旬的大作家黑塞去世两年前,偶而从广播里听到傅聪演凑的肖邦作品,深受震撼,发出的由衷赞叹。这是作家与钢琴家的心灵之约,神交心会中,突现出音乐的共鸣作用。在此,音乐超越国界、民族、地域,在人类的心灵世界完美融化。从而净化人心,提升人类的精神气格。

傅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近手完美的演奏,打通了人类心灵的樊篱。在音乐声中,爱的翅膀尽情飞翔,美的祥云恣意缭绕。如今,傅聪飘然仙逝,乘着乐声的翅膀。所幸,他的音乐还在,他用生命谱写的乐章仍在世界的角落回响,余音绕梁中不绝如缕,终久不息。
2020年12月29日

孙虎林,岐山县凤鸣镇人,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民盟盟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笔耕不辍,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作品一百多篇。作品散见于《宝鸡日报》《陕西工人报》《语文周报》《教师报》《秦岭文学》等报刊。散文《树殇》获第一届“古风杯”全国散文大赛优秀奖。散文《马道巷》入选《宝鸡文学60年·散文卷》。出版有散文集《青春祭》。现任教于宝鸡市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