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域抒怀之八
戴永久
夜宿高山牧场
夜宿牧场彩云间,藏毯作帐御严寒;
棍棒铺皮充床睡,塘火熊熊酥油餐。
夜来牧民奶汁挤,霜晨急促马铃弹;
藏獒驱畜赴场地,顷刻牛羊鸣声欢。
80年9月我同小索朗书记到计公社二队牧区江央次仁的高山牧场调研,当夜住宿在4500米海拔以上的高山牧场上,颇似弼马温牧马天外。

强巴送我雪莲花
坝社深藏雪山间, 乘马一月方可还。
山高林密无所畏, 强巴请缨去当班。
不辞辛劳送温暖, 牧民之间传美谈;
雪莲几枝惠赠我, 笑言来自山路边。
坝公社位于琼果杰风光带上,山高林密,气候恶劣,路途遥远,行人望而却步。藏族干部强巴同志每每争着前往,虽千辛万苦,仍矢志不渝,他似一朵圣洁的高山雪莲,在我心中傲然绽放。

野桃
藏南遍地有野桃,秋来果红压枝条;
品种繁杂人不识,酸甜苦涩滋味饶。
高原人稀少采摘,禽兽分享作佳肴;
桃有八九熟自落,年复一年盼客邀。
藏南谷地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在33%以上。由于地广人稀,入秋后满山遍野成熟的野桃因无人采摘而自生自灭,年复一年,实在可惜。

难忘返乡四天三夜
车发加查鸡未鸣, 暮经拉萨继续行。
夜遇风雪路艰险, 一霄奔波百里零。
战友归心比疾箭, 轮流驾驶车不停;
四天三夜辛劳过, 难忘藏胞一片情。
1980年11月23日,我受组织委托与江苏泗洪、江阴、镇江同在加查县的援藏干部周道东、何国石、傅泽贤四人一起乘大卡车押运江苏援藏干部的行李由青藏公路回甘肃柳园。
时值初冬,青藏公路即将冰雪封路,为赶时间,备了两大桶汽油,又配了两名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我们四人坐在油布封好的车箱内,饿了吃干粮,渴了喝口水,困了打个盹。两名驾驶员则轮流开车。
一路除车需要加水在兵站暂停外,汽车日夜兼程,驾驶员要到柳园帮我们把行李托运好后,赶在十二月上旬大雪封路前赶回加查。

个人简介:
戴永久,男,汉族,194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任小学教师,5个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市两个部门负责人。2004年退休后从事文学习作先后在"江苏生活快报""江苏散文报""山西科技导报""泰州晚报""姜堰日报""溱湖""罗塘"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等文学作品100余篇。现为江苏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