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薰门
(沭阳南城门)
文/心尘
迎薰门
(沭阳南城门)
文/心尘
沭水作邻添旧迹,紫藤依恋拥新装。
三层矗宇向阳喜,一地坐标容福祥。
往事百年还故事,幽怀今日胜天堂。
方圆锦绣船城在,盛景邀谁结伴望。
沭阳南城门迎薰门
预计将于元旦前后投入使用
昔日老城“地标”重现!
藏在城门背后的传说

自古以来,沭阳水患不断。据说,万历末期,知县杜从心采纳风水先生张香斋的“城图”,将沭城修成船形。张香斋说:“此图为船形,船头东向,为迎日之状,此乃前途无量之兆;船尾朝西,西方属金,语有‘金汤永固’之说,喻此城坚不可摧’,北为船底,故不设门。凡邑城,至少皆有四门,故南边又加小南门,更利于迎薰接日,方便出入。若按此图修城,无论今后洪水大小,船,是永远立在水面上的,此后,邑中决无水患之忧。”
说也奇怪,自万历四十四年修好沭城后,一连好多年,无论水大水小,沭城安然无恙。人们说,这船城还真管用。这个说法逐渐传开,愈传愈远,从此,沭城便有了“船城”的称号。
曾经,城门是这座城的守卫
抵御水患保护百姓
如今,城门是这座城风景
承载历史见证未来
虽然这些古城标志建筑早已不存在
但我县将古城门建设列入了重点民生实事
依据历史信息
在沭阳老城的古城门相近位置
结合现有街巷的实际情况规划三座城门:
西门宣义门、南门迎薰门、东门承晖门
作为古城门之一的南城门迎薰门,依水而建、依路而筑,占地面积475.82㎡,呈上巧下拙、地圆天方之态,两侧恢复城墙遗址片段,重塑了沭阳南城门及其城墙遗址的历史风貌,预计元旦节前后将正式投入使用。
迎薰门正对北京路方向,为满足现有车道数量和车辆流量,城台设置三门洞,中央门洞宽度7m,弧顶高度6.6m,设置2车道通行,两侧门洞宽度4m,弧顶高度5.1m,两侧各设置1车道通行,三门洞共计4车道,城门两侧设置台阶踏道,留出人行通道后与城墙相连。设计城台高度9.0m,城楼高度12.05m,设计总高度21.05m。
高大巍峨的城门
古色古香的风格
绿树和城墙交相辉映
沭阳老城门
承载着悠久的往事
沉淀着历史的沧桑
也记录着沭阳人的文化自信和乡愁记忆
修复后的沭阳古城墙、古城门
与西侧正在规划建设的
老西关历史文化街区协调统一
重启您的“老城”记忆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图片:丁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