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子情
缪荣株
朱老板惨淡经营一生,到五十岁上攒下了一片田庄、店铺、房产,他想年岁已大,把家业分给三个儿子,自己轮流过,享享清福,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儿子们得了家产个个满意。
朱老板在老大家第一个月过得还可以,只是糁儿粥照见人影。大媳妇说,过日子的人家得靠嘴上省,朱老板觉得在理,一个月过下来,只是皮带子多锥了个眼儿。第二个月30号,朱老板刚进老二家的门,二媳妇斜着眼说:“这个月大,有31号呢”。也不知是朱老板记错了时间怎么的,一查日历果然不错。错是不错,朱老板叹了口气,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他在老二家过了半个月,老觉得门关得特别响,碗筷放得特别重。朱老板夜里睡不着觉,像有老鼠扒眼睛。还没过到一个月,朱老板觉得这厚脸茶饭难吃,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收到上海朋友封信,邀请他去海关工作。朱老板别了儿子儿媳妇们,他们低头各做各的事,冷冷冰冰,谁也没说,没送。朱老板离家时像一只离巢的孤雁。
朱老板在海关当秘书,开始三年和老家音讯全无,后来听上海回来的人说,老头子西装革履挺有派头也挺有钱的。于是大儿子去上海探望,果然名不虚传。二儿子、三儿子闻讯带上老头喜欢吃的土特产,也脚跟脚地去了,一点不假。于是写给老父的信日渐多起来,叙骨肉之情的言词一封比一封情真意切起来;邀老父回家过年亲人团聚的信一封比一封迫切起来。
这样骨肉情深的日子大约过了五年吧?朱老板被儿子媳妇们惑动了心,手头也有了点积蓄,养老是足够了,决定回到衣胞地去。朋友挡驾说:“别忙,我得替你准备准备。”朋友为朱老板往老家发了封信,说某月某日小汽车送到老家附近,因行李较多,届时让家里人去接。另外,朋友还为他备了两只款式新颖,拎起来挺重的大皮箱。
那日,朱老板衣锦还乡了。却说那日午后,天气骤变,风狂雨猛。三个儿子和媳妇及后代根一个不少,早早地在公路上翘首等候,从中午到傍晚,一个个淋得像落汤鸡。他们虽很狼狈,等的时间虽长,人人却无怨言,个个显得极有耐心。骤雨初歇,终于朱老板的小轿车出现在地平线上,儿子媳妇们欢呼雀跃,扑过去爹长爹短的叫个不停,把个朱老板差点儿抬起来。他们雇了几辆黄包车拉回朱老板那两只沉甸甸的皮箱。
朱老板荣归故里,家里人待若上宾,早早晚晚不离门,娇孙不离膝,好酒好肉不离嘴。但他独自住一套房,进门一把锁,出门一把锁。那放皮箱的房间更像个密室,亲娘亲老子不让进去。老头子越这样神秘,儿子媳妇们越发好奇,那两只皮箱里到底是什么好东西?难道是金条?媳妇们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出水才见两腿泥。老头子回来已近两年,黑白不见一个子儿,心里急只是说不出口,一个个放长线钓大鱼呢。
朱老板这样舒舒服服的日子大约过了二年,有关皮箱的秘密仍然遮得严严实实,不透一点儿风。终于有一日,朱老板对等得急不可耐的儿子媳妇们说:“你们请族长众邻居来,我有话说。”他们猜想老头子开箱揭宝了,这一天终于盼到了,于是纷纷去贿赂族长乡邻,请他们日复一日地吃喝,让他们在父亲面前为自己美言。朱老板当着族长乡邻后代的面郑重其事地说出,他死后办完丧事才能开箱平均分宝,并当众立下文书,子孙个个依允,喜笑颜开。
朱老板舒舒服服地活到九十九岁,五代同堂,后代们个个孝顺。办完丧事,儿子媳妇们急忙开箱分宝,众人一看全傻了眼,原来是满满的两箱石子,上面还有一张纸条:“石子,石子,你不是我的儿子,胜似亲儿子。”
摘自《姜堰坝口故事》

作者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11月5日已发14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