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圆说汉服】
读古文 说粉底
王 圆
近日读战国时楚国辞赋作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对其中一章节颇感兴趣: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此段落的意思是:楚王问宋玉:你不贪爱女色,确有道理可讲?有道理讲就留下来,没有理由可说便离去。
宋玉说:天下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楚国女子,楚国女子之美丽者,又没有谁能超过我那家乡的美女,而我家乡最美丽的姑娘还得数我邻居东家那位小姐。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短;论其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她那眉毛有如翠鸟之羽毛,肌肤像白雪一般莹洁,腰身纤细如裹上素帛,牙齿整齐有如一连串小贝,甜美地一笑,足可以使阳城和下蔡一带的人们为之迷惑和倾倒。这样一位姿色绝伦的美女,趴在墙上窥视我三年,而我至今仍未答应和她交往。登徒子却不是这样,他的妻子蓬头垢面,耳朵挛缩,嘴唇外翻而牙齿参差不齐,弯腰驼背,走路一瘸一拐,又患有疥疾和痔疮。这样一位丑陋的妇女,登徒子却非常喜爱她,并且生有五个孩子。请大王明察,究竟谁是好色之徒呢?
宋玉的这篇赋辞,切不说其以《离骚》之“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指斥嫉贤妒能的谗巧小人,也不说其借章华大夫的“发乎情,止乎礼”来假以为辞,讽之淫也,曲折表达讽谏楚王之意,单就其描写的“东家之子”,就首开描写美女之先例,并被后世仿效、引用。
而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也就是他的邻家妹子,不高不矮,“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说她的肌肤,“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说她的容貌,“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说她的身材,“腰如束素,齿如含贝”,俨然就是一幅美女的肖像。而其中的“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句,颇感兴趣。
著粉,施朱,一是擦粉,也就是现代女性化妆时做的“粉底”,一是涂胭脂。擦粉的目的是给自己面部增白,涂上胭脂能让自己面部红晕,都是现代化妆的基本要素,早在先秦之前,涂脂抹粉,打理面部容颜,已在中国女性中流行,可见爱美之心自古就有。由此延伸的成语“粉饰太平”,则另当别论。
而著粉的“粉”,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刘熙的《释名》说得很清楚,是梁米或粟米经过机械研磨,碎成的粉末儿,沉于凉水中发酵腐烂,洗去酸气,经过沉淀,,将白而光润的部分,称为“粉英”,再加入各种香料,成为香粉,即可用来妆面。香粉的制作,北魏贾思勰有着详尽的记述。
中国古代,除了香粉,还有一种化妆产品,屡见诗端,那就是铅粉。如宋代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党怀英的《赵飞燕写真》一诗, 有“娣妹夤缘特新宠,六宫铅粉无光辉”句,其中的“铅粉”,古诗中有解锡、鲜锡、粉锡、铅华、胡粉、定粉、瓦粉、光粉、白粉、水粉、官粉之名,都是铅化解后,调以豆粉和蛤粉而制成的古代化妆品。
由此可见,以铅作粉,自古有之。如西晋博物学家张华的《博物志》,有“纣烧铅作粉,谓之胡粉,即铅粉也”记载,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铅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内,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盐泥固济,纸封甑缝。安火四两,养之七日,铅片皆生霜粉,扫入水缸中,依旧封养,次次如此,铅尽为度”,详细记载铅粉的制作方法……
除去米粉、铅粉,古代还曾有水银腻、马嵬土、磨夷花、露华百英粉等。其中的水银腻是春秋时期,萧史为其爱侣弄玉所创制。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儿,酷爱吹箫,而萧史于此道堪称技艺精绝,两人因箫缔姻,最终成仙。马嵬土又称贵妃粉,因唐玄宗所宠杨贵妃在“安史之乱”逃难途中被赐死马嵬坡。传说该坡有土白如粉,妇人常用之敷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