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捉 奸
缪荣株
泰州脚蹬寺的住持和尚十分注意积德行善,到了晚年却闹出了一个被捉奸的笑话来。
住持和尚夏秋晚上都要打着赤膊一个人出寺门,沿墙转到寺后小河边空旷无人的地方,深更半夜才回来,每晚如此,风雨除外。寺中有个新来的小和尚心中好生奇怪。他问别的和尚,众僧有的念经拜佛,有的缄默不言,有的一问三不知,有的掩口窃笑。小和尚越发生疑,每日里留心只拿眼睛观察。这住持虽年近花甲,但腰粗臂圆,满面红光,声如洪钟,精神矍铄,日食半斗,早晨玩起八十斤的石锁来,一口气转四五十个,心不慌气不喘,乍看上去也就四、五十岁年纪。
再说脚蹬寺香火很旺,每日来敬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初一月半尤甚,其中少不得美妇人丽小姐,其中有一个本地大财主的小妾更是个秀色可餐仪态万千的妙龄女子。那是大财主70岁生日时,花千亩良田从苏州妓院买来的。如今老财主病得已成躯壳,可依然对少妇看得极紧,平时不肯出庭院半步,唯有这脚蹬寺烧香拜佛的地方网开一面,初一月半任她自由来去。这少妇平时被老翁笼中看守,有这种外出的机会,也就用足了政策,初一月半次次必来,而且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整天在寺中消磨,临走时还扭头再三恋恋不舍。少妇每次来,住持和管事都特别殷勤,请在耳房用茶。
小和尚亲眼所见,那美妇人磕头时多次对住持暗送飞眼。那住持表面上戒绝七情六欲端坐如钟双目紧闭,口念阿弥陀佛,手捻佛珠。但小和尚似乎看出,尽管他表面平静如水,但好像魂不守舍,那紧闭的双眼不时微微开启,犹如一道闪电扫过少妇,捻佛珠的手时不时的在抖索。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端坐的住持裤裆里勃起一根旗杆,顶得那袈沙微微颤动。这情形不只是小和尚一个人看到的,美妇人周围的六个僧人,不时地都拿眼睛偷看他两眉目传情。估计住持和美妇人也感觉到了众僧的神情,只是两人将心思锁在心底,细细地去揣摩,去回味,去感悟。更有趣的是,也不知是小和尚看花了眼没有,他觉得那六个僧人似乎由于受了引逗,个个想入非非,裤裆里突然无一例外地都蓬勃起来,像各自揣了一个大灯笼,成为一道隐匿的风景线。这一点小和尚没有看错,这六个和尚正青春妙龄,见了如此的好戏,怎能不意乱情迷?小和尚突然感到脸烘烘的周身炽热,底下那平时软乎乎的枪,竟也莫名其妙地坚挺起来。小和尚见到自己这告不得人的情景,把气便出在住持身上,骂道:“老秃驴表面上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是个诲盗诲淫的害人精!”
故事到这里本该结束,谁知住持管理极严,为防范这些年轻和尚心存歹念,寺院规定每天晚上早早就寝,睡觉一律侧卧,左手托腮右手放在右股上,或右手托腮,左手放在左股上。此睡法据说防被子压身,以生欲念,那物撑起被子来,往往导致滑精。每天三更梆子敲过,晨钟准时响起,从住持到众僧一律早起做功课,免得醒后在铺上想入非非。小和尚刚进寺院,性子野,常犯寺规,往往少不了皮肉之苦。被责打了的小和尚又怨又恨,总想出出心中挨打的恶气。他分析,住持每天晚上往寺后无人居住的地方跑,定是和那少妇偷情。他决心跟踪住持,戳穿他的假正经。到时候,鱼捉在鱼篓里,猪捆在圈里,小辫子抓在我手里,你的丑行暴露还敢对我毒打么?小和尚乐滋滋地想着,稳操胜券。
这天晚上,小和尚丢下饭碗,隐在寺门外小树林里,专等住持出来。等人的时候心情容易着急,小和尚又是报复当家的,更是又急又怕,周身急出一身汗来。就在这时候好不容易看到住持打着赤膊,摇晃着满身细皮嫩肉一步一摇走出了庙门。小和尚蹿出小树林尾随其后,一步不拉。正在这时候,管事突然像从地里冒出来一样,抓住了他的胳膊,要他挑井水倒在院子里纳凉。小和尚进寺晚,又常挨住持打,最没地位了,再不能得罪管事的,当然得听用。一次打井水也就罢了,谁知管事竟成了定规,天天晚上这个时候让小和尚去挑水冲凉。这一夏一秋,竟全盘打乱了小和尚的报复计划,心里憋着一肚子气。有一天,他赌气竟挑了百十担水,把个寺院泼得“水漫金山”,脚下不好走路。管事到缮房用餐时都赤着脚,却连说这水泼得透,院子里凉极了。小和尚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猜想,莫不是住持看穿了他的企图,和管事串通一气调虎离山,破坏他的行动计划?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和尚告了假谎说自己可能吃了不卫生的东西老是拉肚子,骗过了管事,这天没有挑水。
小和尚从小树林里找了根长竹杆儿尾随住持后面。只见住持依旧晃着满身细皮嫩肉,向寺后的一条小河边芦苇丛中隐去。天上的繁星和明月在清凉的河水中晃悠,阵阵微风吹来,周身凉爽透了。小和尚心里恨恨地骂道:“这个老秃驴,偷情倒找了个诗情画意的好去处!”小和尚刚想到这儿,几只黑蚊在他光秃秃的脑袋上狠命地咬起来,他一拍,满身是血。紧接着他的脚上、手上都叮满了蚊虫。他抬头一看,芦苇丛上成万上亿的蚊虫组成无数的军团,像流动的黑龙遮星蔽月,放肆地哼哼地叫着,撞击着脸,钻进七孔,挥之不去,用手一拍,一下子能消灭几十只。小和尚远远看去不见住持臂大腰圆的细皮嫩肉,只见芦苇丛中仿佛扯着一块黑黑的遮丑布,走近一看住持仍然装着正襟危坐。小和尚想,老家伙在这儿偷情还装得像念佛似的,想到自己所受的棍棒之苦,狠命地将竹子戳过去打散这对狗男女,谁知却惊飞了一对对水鸟。住持挨戳了一竹子,依旧正襟危坐,不紧不慢地说:“阿弥陀佛,你们这些蚊虫吃就吃,不要咬人!”小和尚走近借着月色星光萤火一看,住持遍身黑压压的叮满了蚊虫。小和尚摔去竹竿,两行热泪喷涌而出扑向住持:“我的好师傅!”
住持虽然如此积德行善,圆寂后给他装金身装好后,只是食指和中指装不上去,查其原因,原来那两只手指喂过猫鱼。
摘自《姜堰坝口故事》书稿

作者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11月5日已发150篇。

